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民族史志論文 >

東納藏族部落族源考略

發(fā)布時間:2018-04-22 09:28

  本文選題:東納 + 藏族部落; 參考:《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12期


【摘要】:東納藏族部落現(xiàn)主要居住在河西走廊西端的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祁豐藏族鄉(xiāng),是現(xiàn)居于于我國境內(nèi)最北端的藏族部落,人口約為2800人。諸多原因?qū)е聦W術(shù)界對東納藏族部落關(guān)注不多,其社會歷史與部落文化研究尚處于基礎(chǔ)階段,文章結(jié)合文獻資料及部落文化現(xiàn)象對東納部落族源歷史情況進行初步探討。
[Abstract]:Dongna Tibetan tribe mainly lives in Qifeng Tibetan Township of Sunan Yugur Autonomous County in the western end of Hexi Corridor. It is a Tibetan tribe living in the northernmost part of our country with a population of about 2800. Due to many reasons, the academic circles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Dongna Tibetan tribe, and the study of its social history and tribal culture is still in the basic stage.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historical situation of the origin of the Dongna tribe by combining the literature and the phenomenon of tribal culture.
【作者單位】: 蘭州大學西北少數(shù)民族研究中心;
【基金】:201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項目“碰撞中的身份尋求:東納藏族部落社會歷史與文化變遷研究”(12LZUJBWYB106)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28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紹明;任新建;;康巴學簡論[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2 黃兆宏;;8~9世紀吐蕃入遷河西及其影響[J];西藏研究;2008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廣宏;;禹生西羌廣柔考[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3期

2 陸軍;;古代羌藏盟誓習俗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3 陳磊;;李商隱詩文宗韓說辨考[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4期

4 郭建勛;;對改進《民族學概論》教學工作的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3期

5 葛艷玲;李世勇;;淺析蒙元與甘青藏族關(guān)系的建立及民族間的友好往來[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1期

6 朱茂青;;區(qū)域與歷史中的康區(qū)——以任乃強筆下的四川瀘定化林坪為例[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2期

7 歐群慧;巴戰(zhàn)龍;;經(jīng)濟文化類型理論對民族地區(qū)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啟示——以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鎮(zhèn)中學為例[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8 張金銑,趙建玲;唐末清口之戰(zhàn)及其歷史地位[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9 吳海濤;北宋時期汴河的歷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10 汪高鑫;;論“通經(jīng)致用”的經(jīng)學傳統(tǒng)[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聶順新;;影子官寺:長安興唐寺與唐玄宗開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與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孫齊;;《五岳真形圖》的成立——以南岳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羅凱;;御正與納言——兼論中書門下體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戴光宇;;滿族文化中的環(huán)太平洋文化因素[A];滿學論叢(第一輯)[C];2011年

5 劉檑;;多民族兼容的紐帶——讀《走向和諧——岑努村人類學考察》[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柏景;;川西地區(qū)藏羌高碉建筑探析[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九輯(2008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選輯)[C];2008年

7 才吾加甫;;當代新疆土爾扈特蒙古佛教高僧[A];全球化下的佛教與民族——第三屆兩岸四地佛教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王及宏;張興國;;康巴藏區(qū)碉房體系的類型與分布規(guī)律研究[A];首屆中國民族聚居區(qū)建筑文化遺產(chǎn)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王明珂;;中國古代考古驚人發(fā)現(xiàn)的歷史人類學研究[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東亞古代文化的交流”考古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趙秀蘭;;論佤族神話《司崗里》中美的原則[A];中國佤族“司崗里”與傳統(tǒng)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占魁;臨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經(jīng)濟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4 丁鵬;內(nèi)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zhèn)漢族移民文化變遷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5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國政治現(xiàn)象剖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史兵;唐代長安城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武波;元代法律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方廣嶺;清代直隸方志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王小燕;魏晉隱士美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淡樂蓉;藏族“賠命價”習慣法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葉娟;現(xiàn)代婚禮服裝飾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詩歌論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趙立光;“說岳”題材小說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博;唐代藝伎與唐聲詩的傳播[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倫春族文化變遷研究(1895-1915年)[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兵;南寧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性旅游開發(fā)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7 張靖;西漢昭宣時期樂府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8 李桂峰;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理論品質(zhì)與現(xiàn)代轉(zhuǎn)型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9 周艷;廣西武鳴壯族三月三歌圩文化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10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守忠;公元八世紀后期至十一世紀前期河西歷史述論[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繼富;;牦牛與藏族原始文化[J];西藏藝術(shù)研究;1993年02期

2 何峰;從史詩《格薩爾》看藏族部落的血緣制度[J];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01期

3 阿頓·華多太;;海西地區(qū)藏族變遷史略[J];柴達木開發(fā)研究;2006年06期

4 胡陽全;近十余年國內(nèi)藏族族源研究概述[J];歷史教學;1995年07期

5 玉時階;試論瑤族文化與瑤族族源的淵源關(guān)系[J];學術(shù)論壇;2001年06期

6 黃家信;來安的地望與壯族岑氏土司的緣起[J];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2004年05期

7 貢保東知;喜饒尼瑪;;淺談拉卜楞藏民反抗馬家軍閥的斗爭[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6期

8 張宏;于雯雯;李冬雪;;淺談契丹族的起源[J];黑龍江史志;2009年23期

9 楊衛(wèi);;論清至民國初年玉樹藏族部落的變遷及其原因[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4期

10 龔永輝;“O肴恕弊逶辭程絒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光國;;青海藏族族源初探[A];民族學研究第三輯[C];1982年

2 馮繼欽;;有關(guān)奚族族源的兩個問題[A];中國蒙古史學會論文選集(1983)[C];1983年

3 黃才貴;;侗族族源初探[A];民族學研究第三輯[C];1982年

4 佘貴孝;;寧夏固原地區(qū)回族族源與發(fā)展析論[A];少數(shù)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學會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98年

5 付玉芹;趙晗;許雪蓮;張全超;周慧;朱泓;;內(nèi)蒙古和林格爾春秋戰(zhàn)國時期古代人群的分子遺傳學分析[A];中國邊疆考古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C];2005年

6 陳國安;;龍江兩岸的水族——水族族源及與壯族的關(guān)系[A];貴州省水家學會第三屆、第四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匯編[C];1999年

7 孟世凱;;趙、秦、商族源初探[A];趙國歷史文化論叢[C];1987年

8 謝重光;;畬族文化學術(shù)討論會述評[A];畬族文化研究(下冊)[C];2003年

9 張士尊;;建州女真董鄂部族源考[A];繁榮·和諧·振興——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首屆學術(shù)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7年

10 ;赫章彝族辭典[A];畢節(jié)地區(qū)第五屆社科評獎獲獎成果選[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訓先;論粵東畬族的族源及其圖騰崇拜(下)[N];潮州日報;2011年

2 陳訓先;論粵東畬族的族源及其圖騰崇拜(上)[N];潮州日報;2011年

3 記者 羅光德;石棉原生態(tài)藏族部落文化開始非物質(zhì)文化申遺保護[N];雅安日報;2005年

4 歐周;民主改革前藏族部落刑律特點的研究[N];中國民族報;2002年

5 李維;歲月·眷戀·探索[N];檢察日報;2002年

6 喬生華;介紹土族歷史的第一部專著《土族史》問世[N];中國民族報;2003年

7 本報記者 陳四四;高齡藏族女歌手從雪山唱到黃土高坡[N];四川日報;2007年

8 張紅;一部探索藏族法文化現(xiàn)象的力作[N];民主與法制時報;2003年

9 周萬龍 記者 羅光德 王永;八月過年的爾蘇人[N];雅安日報;2007年

10 張一龍;回家的路[N];云南日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衛(wèi);清代青海藏族社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趙心愚;納西族與藏族歷史關(guān)系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3 王云;青海藏族阿柔部落社會歷史文化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4 付玉芹;內(nèi)蒙古中南部古代人群的分子遺傳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5 許月;遼代契丹人群分子遺傳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6 尹勇;隋唐五代內(nèi)遷蕃胡族源考異[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袁本海;沙陀的形成及其與北方民族關(guān)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8 淡樂蓉;藏族“賠命價”習慣法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孫巋;中國突厥語族諸民族文化發(fā)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10 胡云生;河南回族社會歷史變遷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清順;臺灣陳姓的影響及其族源探析[D];鄭州大學;2004年

2 孫麗霞;山東文登叢氏家族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3 袁飛;蒙古部若干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4 王青峰;我國藏族人群線粒體DNA系統(tǒng)發(fā)育基因組學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5 斯哈娃特;羅布人族源及其方言中的蒙古語族語言詞匯[D];新疆師范大學;2011年

6 覃透;覃氏族源古歌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2年

7 張福春;近代國家與游牧社會[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8 米佳;中國北方三個少數(shù)民族HLA-DRB1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8年

9 王賢友;彝族和納西族的祖先崇拜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10 劉蕓;沙陀史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

本文編號:178662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178662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1baa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