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河湟地區(qū)基層社會組織變遷及其對藏族社會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8-02-28 11:29
本文關鍵詞: 河湟 基層社會組織 藏族社會 影響 出處:《青海社會科學》2010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自清以來,河湟地區(qū)的土司制度日漸衰落,除了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削弱土司的政策以外,河湟地區(qū)基層社會組織的變遷在其中發(fā)揮的作用不容忽視,并對藏族社會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河湟地區(qū)基層社會組織的變遷使藏族社會的土司制度受到致命打擊,實已形同虛設;為河湟地區(qū)藏族的交往鏟除了藩籬,不同文化間的相互滲透進一步使國家權力與地方基層社區(qū)得以整合;抑制了藏傳佛教在河湟地區(qū)的擴張與發(fā)展。
[Abstract]:Since the Qing Dynasty, the Tusi system in Hehuang area has declined day by day. In addition to a series of policies adop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weaken the Tusi, the changes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Hehuang area can not be ignored. It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Tibetan society. It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act that the changes in grass-roots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Hehuang areas have dealt a fatal blow to the Tusi system in Tibetan society, which is in fact nothing; it has uprooted barriers for Tibetan exchanges in Hehuang areas. The mutual infiltra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 further integrated the state power with the local grass-roots communities and restrained the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ibetan Buddhism in Hehuang area.
【作者單位】: 蘭州大學西北少數(shù)民族研究中心;
【分類號】:K28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平;近現(xiàn)代回族經(jīng)濟“行業(yè)壟斷”問題剖析[J];回族研究;2002年01期
2 路偉東;清代陜西回族的人口變動[J];回族研究;2003年04期
3 馬婷;回族歷史上的五次移民潮及其對回族族群的影響[J];回族研究;2004年02期
4 徐黎麗;蒙元時期中亞諸民族在中國的民族過程[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5 周傳斌,陳波;伊斯蘭教傳入西藏考[J];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02期
6 南文淵;古代藏族關于自然崇拜的觀念及其功能[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2期
7 賈偉,李臣玲;試論楊應琚教育主張對青海教育的影響[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8 文海江;論回族在西部開發(fā)中的作用與地位[J];青海社會科學;2001年05期
9 馬學賢;青海傳統(tǒng)民族貿易中回族商貿經(jīng)濟的形成與發(fā)展[J];青海社會科學;2004年06期
10 曾永豐;;西平郡城考[J];青海社會科學;2006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羅惠,
本文編號:15471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1547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