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天津居民飲食消費變動及影響探究——以英斂之日記為中心
本文關(guān)鍵詞: 近代天津 飲食消費 餐飲業(yè) 食品加工業(yè) 出處:《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1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天津開埠后,隨著國內(nèi)外貿(mào)易、近代工商業(yè)、文化教育事業(yè)等發(fā)展,居民消費結(jié)構(gòu)、消費觀念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洞蠊珗蟆穭(chuàng)辦人英斂之在其日記中較為詳細記錄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天津中、上層居民飲食消費概況,本文以其日記為中心對近代天津居民飲食消費結(jié)構(gòu)、消費觀念發(fā)生的變動、變動的原因及對天津餐飲業(yè)、食品加工業(yè)、餐飲觀念產(chǎn)生的影響進行探究。
[Abstract]:After opening the port of Tianjin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rade , modern industry and commerce , cultural education and so on ,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idea of residents have changed greatly .
【作者單位】: 洛陽師范學院商學院;
【基金】:河南省2009年高學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項目:“近代中國消費方式變遷研究”[教高(2009)844號]
【分類號】:K257;K2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劉海巖;;20世紀前期天津水供給與城市生活的變遷[J];近代史研究;2008年01期
2 劉海巖;;電車、公共交通與近代天津城市發(fā)展[J];史林;2006年03期
3 楊麗娜;孫世圃;;淺論天津近代服飾變革及其在我國服裝發(fā)展演變中的重要影響[J];中國輕工教育;2009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文彬;1927—1937年上海失業(yè)人群再就業(yè)狀況述略[J];安徽史學;2004年03期
2 馬勇;;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悲劇——試論《時務報》內(nèi)訌[J];安徽史學;2006年01期
3 趙文;;九一八事變前《生活》周刊對日本侵華的認識及其抵御主張[J];安徽史學;2006年04期
4 王列輝;;中心—邊緣:近代中國經(jīng)濟格局的轉(zhuǎn)變[J];安徽史學;2009年04期
5 黎俊祥;;清末新政啟動前慈禧心態(tài)的變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6 章征科;;清末民初知識分子趨新意識的成因及特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7 何其敏;;區(qū)域競爭加劇與近代蘇州的衰落[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1期
8 章銀杰;李峰;;上海租界移民功能略析[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9 鄭志良;論乾隆時期揚州鹽商與昆曲的發(fā)展[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10 郝慶合;殷毅;;京張鐵路與天津近代物流[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何玲;;1903年汴城會試論略[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林星;;福州城市空間結(jié)構(gòu)的分布及演變[A];福建省社會學2006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龔關(guān);;從資金流動看1912~1937年天津?qū)Ω沟氐慕?jīng)濟支持[A];中國工商業(yè)、金融史的傳統(tǒng)與變遷——十至二十世紀中國工商業(yè)、金融史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雷中行;;晚清士人對《天演論》自然知識的理解——以吳汝綸與孫寶tD為例[A];社會·經(jīng)濟·觀念史視野中的古代中國 國際青年學術(shù)會議暨第二屆清華青年史學論壇論文集中[C];2010年
5 曾凡英;;關(guān)于鹽都自貢城市早期現(xiàn)代化的思考——兼論西部中小專業(yè)城市發(fā)展的道路[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一輯)[C];2005年
6 楊劍龍;;論上海文化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A];都市文化——文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劉永麗;;“民族國家”想象與上!砬逭涡≌f中的上海書寫[A];都市文化——文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王列輝;;近代上海港臨港集聚形成的機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9 黃漢民;;長江口岸通商與沿江城市工業(yè)的發(fā)展[A];近代中國(第九輯)[C];1999年
10 周武;;晚清上海市政演進與新舊沖突——城市照明系統(tǒng)和供水網(wǎng)絡(luò)個案分析[A];近代中國(第九輯)[C];199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牛錦紅;近代中國城市規(guī)劃法律文化探析[D];蘇州大學;2011年
2 佟銀霞;吉林市城市近代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鈺;利益集團與清末自主開放政策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4 王健;天津海河綜合開發(fā)規(guī)劃的實踐與理論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5 李占萍;清末學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6 樂敏;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耦合[D];復旦大學;2010年
7 蔡勝;輿論視野中的“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農(nóng)民”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8 張忠;哈爾濱早期市政近代化研究(1898-1931)[D];吉林大學;2011年
9 錢建明;物語新聲 絲竹相和[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10年
10 練育強;近代上海城市規(guī)劃法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樺;中國古代男風視野下的《品花寶鑒》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1年
2 夏玉瑤;揚州鹽商七大內(nèi)班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3 吳蘇晨;南京國民政府公務員工薪收入及生活狀況考察[D];蘇州大學;2011年
4 吳煥良;近代上海棉紗業(yè)空間研究(1889-1936)[D];復旦大學;2011年
5 曾鞏;從上海新式里弄思考高層住宅的鄰里空間規(guī)劃[D];汕頭大學;2011年
6 侯凱;天津南市地區(qū)市井空間及市井文化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7 徐萌;天津原英租界區(qū)形態(tài)演變與空間解析[D];天津大學;2010年
8 汪斌;宋恕的佛學思想[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9 彭勃;從“月份牌”廣告看民國女性服飾審美意象的構(gòu)建[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10 簡瑞;民國時期滬、寧、漢服裝產(chǎn)業(yè)發(fā)展之分析與比較[D];江南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胡月;袁仄;;百年衣裳 中國20世紀服裝演變[J];東方藝術(shù);2006年02期
2 熊月之,羅蘇文,周武;略論近代上海市政[J];學術(shù)月刊;1999年06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谷銀波;清末民初的京師自來水公司[D];鄭州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祖遠;;舊重慶的廚師幫[J];文史月刊;2009年11期
2 萬年年;;淺析漢港兩地婚宴習俗的差異[J];武漢商務;2011年04期
3 任云蘭;;近代天津的社會救濟事業(yè)探略[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7年04期
4 趙開楠;;淺析近代天津娛樂活動之變遷[J];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5 任云蘭;;近代天津會館與同鄉(xiāng)組織及其慈善公益活動[J];南方論叢;2008年02期
6 王培利;;近代天津“警區(qū)”的形成[J];歷史教學;2006年12期
7 宋美云;;近代天津會館房地契約與訴訟習慣研究[J];史學月刊;2007年07期
8 魯海;;青島商話(連載四)[J];招商周刊;2003年21期
9 嚴言;;上海的廣東幫[J];食品與生活;2008年08期
10 歐陽平;舊重慶“吃”的形形色色[下篇][J];紅巖春秋;1996年05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許云;20世紀上半期滬郊農(nóng)家生活狀況評估[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5458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1545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