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秘密社會的多種敘事——1940年代四川袍哥的文本解讀
本文關鍵詞:鄉(xiāng)村秘密社會的多種敘事——1940年代四川袍哥的文本解讀
更多相關文章: 袍哥 四川 鄉(xiāng)村 文本 社區(qū)控制 年代
【摘要】:袍哥即四川的哥老會,是從清朝到民國四川社會影響最為深入廣泛的秘密社會組織。依賴五種不同的文本,即檔案、社會學調(diào)查、小說、回憶錄和文史資料,通過在方法上進行新的探索,可以超出國家和精英的話語,從多角度考察基層袍哥的背景、活動和日常生活。這些資料都從其特定的角度,分別描述了1940年代四川鄉(xiāng)村袍哥的不同故事。從微觀的視角,探尋四川鄉(xiāng)村袍哥與地方權力操作的細節(jié),能夠使我們進一步了解這個組織在社會基層的角色和作用,特別是通過一些袍哥成員的個人經(jīng)歷,從最基層來建構袍哥的歷史和文化。
【關鍵詞】: 袍哥 四川 鄉(xiāng)村 文本 社區(qū)控制 年代
【分類號】:K26
【正文快照】: Societies in China 1840-1950,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Fei-Ling Davis,Primitive Revolutionaries of China:A Study of Secret Societies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Honolulu: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1977;David Ownby andMary Somers Heid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曼君;;論沙汀創(chuàng)作的現(xiàn)實主義特色[J];華中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3期
2 張建基;川系軍閥的形成[J];軍事歷史研究;2003年03期
3 劉正美;抗戰(zhàn)前后國民黨中央對四川的控制[J];民國春秋;1997年03期
4 傅曾陽;試析四川軍閥長期混戰(zhàn)之因[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06期
5 黃天華;;國家統(tǒng)一與地方政爭:以四川“二劉大戰(zhàn)”為考察中心[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6 秦和平;對清季四川社會變遷與袍哥滋生的認識[J];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02期
7 王笛;;“吃講茶”:成都茶館、袍哥與地方政治空間[J];史學月刊;2010年02期
8 王友平;四川軍閥割據(jù)中防區(qū)制的特點[J];天府新論;1999年02期
9 唐學鋒;;四川軍閥混戰(zhàn)頻繁之原因[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0年02期
10 黃曼君;;論沙汀的文化意識與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1993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馬學永;沙汀對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多元探索[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侯萍;;辛亥革命時期以汶川為中心的阿壩羌藏民眾的反清斗爭[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1期
2 周建超;;新四軍爭取幫會抗日的方針與實踐[J];安徽史學;2006年05期
3 趙虎;;彭湃對農(nóng)村秘密社會的借鑒與改造[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4 周孟雷;;略論19世紀90年代張之洞的教案政策[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5 張健;;論十九世紀新馬華人私會黨興盛的原因[J];八桂僑刊;2006年03期
6 孫石琪;;中國近代沿江城市幫會簡論[J];才智;2009年20期
7 吳祁;;流動人口自組織失范行為研究[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8 譚繼和;;四川保路運動:巴蜀文化由古典形態(tài)向現(xiàn)代形態(tài)轉型的標志[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9 黃珍德;;清末國家與鄉(xiāng)村社會之間關系的變動——以捐稅為中心[J];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10期
10 歐陽恩良;關于譚人鳳“社團改進會”評價中的兩個問題[J];船山學刊;200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馮乃川;;同一版式的兩張美國洪門致公總堂票布[A];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國錢幣》2011年第一期增刊[C];2011年
2 邵雍;;楊文道與上?谷站韧鲞\動[A];上海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邵雍;;興中會時期孫中山與美國致公堂的關系[A];近代中國(第十五輯)[C];2005年
4 戴佩娟;;建國以來光復會研究綜述[A];近代中國(第十五輯)[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房芳;1930-1937:新文學中民族主義話語的建構[D];南開大學;2010年
2 羅高鵬;中國東北三省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彭春凌;儒教轉型與文化新命[D];北京大學;2011年
4 郭昌文;蔣介石對地方實力派的策略研究(1928-1936)[D];浙江大學;2011年
5 李錦峰;國民黨治下的國家與工人階級,,1924-1949[D];復旦大學;2011年
6 劉迪香;民國北京政府時期省區(qū)軍政體制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巴杰;民國時期的店員群體研究(1920-1945)[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8 呂卓紅;川西茶館:作為公共空間的生成和變遷[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9 孫寶根;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緝私研究(1931——1945)[D];蘇州大學;2004年
10 楊正鳴;民國時期恐怖活動與反恐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端龍云;南京國民政府空軍建設研究(1927-1937)[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從義;沙汀三四十年代小說對鄉(xiāng)土民間的書寫[D];南昌大學;2010年
3 代榮;《清穆宗毅皇帝實錄》福建史料及其價值[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虎;彭湃農(nóng)民宣傳工作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5 陳媛;遼寧省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趙東巍;有組織犯罪的企業(yè)模式分析與法律防控[D];吉林大學;2011年
7 李峰;民初陸軍部研究(1912-1916)[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曉堂;民國時期察哈爾地區(qū)土匪問題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9 孔英;晚清時期河南東南部社會治安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趙天鵬;民國時期四川省公債研究(1920-1941)[D];杭州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福輝;中國現(xiàn)代諷刺小說的初步成熟——試論“左聯(lián)”青年作家和京派作家的諷刺藝術[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6期
2 李慶信;嚴峻苦澀的笑——論沙汀小說的諷刺藝術[J];當代文壇;1985年04期
3 張大明;拓寬思維,把沙汀研究提高一步[J];當代文壇;1992年02期
4 張學昕;閻連科;;現(xiàn)實、存在與現(xiàn)實主義[J];當代作家評論;2008年02期
5 藍棣之;;見血見肉,方為真實[J];讀書;1992年05期
6 朱金甫;清代檔案中有關哥老會源流的史料[J];故宮博物院院刊;1979年02期
7 王瑤;;黃曼君《論沙汀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序[J];華中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3期
8 黃曼君;;論沙汀創(chuàng)作的現(xiàn)實主義特色[J];華中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3期
9 劉郁琪;;“敘事學新發(fā)展”還是“倫理批評新道路”——敘事倫理的提出及其理論價值[J];江漢論壇;2009年07期
10 楊瑞仁;;世界鄉(xiāng)土文學六要素論[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本文編號:9286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928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