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淮北糧食短缺與強勢群體的社會控制
本文關鍵詞:近代淮北糧食短缺與強勢群體的社會控制
【摘要】:理論上,近代淮北糧食總產(chǎn)即使全部用于人食,也不敷所需;幢彪m然極其乏糧,但勞動力無法大量投入到耕作中,只能棄耕或粗放種植;幢辈皇强嘤趦(nèi)卷化,而是苦于無法內(nèi)卷化;幢比奔Z的主因,是軍政官員的變體——強勢群體對社會資源的全面壟斷,他們既沒有傳統(tǒng)士紳的社會責任感,更沒有近代意義的管理和服務意識。他們通過操控糧食的生產(chǎn)和流通,實現(xiàn)對社會的全面控制。失去國家保護的弱勢平民應對危機的各種舉措,多成為強勢群體擴張其經(jīng)濟勢力和強化其統(tǒng)制能力的條件。權(quán)力沒有邊界的強勢群體或沉湎于肉欲享受,或運用淮北的社會資源爭奪最高權(quán)力,而不愿承擔生產(chǎn)性和公益型建設。他們對社會多方位的壟斷,阻絕了削減其利益和權(quán)勢的變革之路,造成社會全面崩潰。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
【關鍵詞】: 缺糧 強勢群體 社會控制 弱勢平民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3JJD770014)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0&ZD069) 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2011ZDIXM014)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人文基金資助
【分類號】:K25
【正文快照】: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外學者均發(fā)現(xiàn)了淮北(1)大土地所有者的特殊性。卜凱指出:“北江蘇宿遷那些居留的地主,使我們想起歐洲諸國古代的封建主!(2)這種情形并不限于宿遷,整個淮北差堪相似。陳翰笙指出他們多是軍政官員的變體。(3)洪瑞堅寫道:“皖北多大地主,時有欺詐剝削農(nóng)民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馬俊亞;;近代淮北地主的勢力與影響——以徐淮海圩寨為中心的考察[J];歷史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挺 ,杜經(jīng)國;潮汕地區(qū)人口的發(fā)展(唐——元)[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2 張建偉;吳曉紅;;元好問佚詩考[J];民族文學研究;2010年02期
3 胡英澤;;近代華北鄉(xiāng)村地權(quán)分配再研究——基于晉冀魯三省的分析[J];歷史研究;2013年04期
4 馬俊亞;;恐懼重構(gòu)與威權(quán)再塑:淮北“毛人水怪”歷史背景研究[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5 陳蕊;;雙重的摧殘:近代淮北女性婚姻困境的形成[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6 石立善;;朱子門人叢考[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7 王建朗;;2009—2011年中國近代史研究綜述[J];近代史研究;2013年03期
8 秦進才;;明清畿輔方志修纂類型與修纂群體初探[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
9 陳國燦;鄭瑞鵬;;南宋時期城市社會救助體系探析[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10 馬俊亞;;從沃土到瘠壤:淮北經(jīng)濟史幾個基本問題的再審視[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武波;元代法律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王昕;趙秉文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3 牛敬飛;五岳祭祀演變考論[D];清華大學;2012年
4 鐘仕倫;《金樓子》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5 樊運景;楊宏道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6 孫先文;《舊五代史》研究[D];安徽大學;2014年
7 馬曉菲;明代僧官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8 楊星宇;元上都遺存科技應用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4年
9 王長命;北魏以降河東鹽池時空演變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10 夏婧;清}琛度莆摹費芯縖D];復旦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何志明;權(quán)力重構(gòu)與利益抗爭:國民黨江浙黨部的政治主張及其實踐(1928-1931)[D];南京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周焰;中共漣水特支與紅刀會暴動[J];檔案與建設;2001年04期
2 黃道炫;一九二○—一九四○年代中國東南地區(qū)的土地占有——兼談地主、農(nóng)民與土地革命[J];歷史研究;2005年01期
3 楊奎松;;新中國土改背景下的地主問題[J];史林;2008年06期
4 林愛民;;好一個“大寫”的地主——試析《白鹿原》中白嘉軒形象的創(chuàng)新意義[J];名作欣賞;2008年02期
5 牛貫杰;十九世紀中期皖北的圩寨[J];清史研究;2001年04期
6 劉克祥;20世紀30年代土地階級分配狀況的整體考察和數(shù)量估計——20世紀30年代土地問題研究之三[J];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2002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林斌;石磊;彭曉云;華路;;中國強勢群體排行榜[J];晚報文萃;2008年02期
2 石磊;洪鵠;;中國強勢群體排行榜[J];雜文月刊(選刊版);2008年02期
3 ;公眾眼中的有權(quán)有錢人[J];晚報文萃;2008年02期
4 郝宇青;徐承瑤;;是道德的恐怖 還是缺德的恐怖——與唐克軍先生商榷[J];探索與爭鳴;2010年02期
5 袁岳;;調(diào)查中國生活真相[J];書摘;2007年11期
6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印華;;利益表達與農(nóng)民的主體地位[A];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諧——河北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楊飛;怎樣才能感動“強勢群體”[N];嘉興日報;2005年
2 武漢晨報社 丁寅;法治社會,官員從來就不屬強勢群體[N];人民法院報;2010年
3 丁寅;法治社會的官員原本就不該是強勢群體[N];麗水日報;2010年
4 本報評論員 劉穎余;“中國好聲音”的品味與啟示[N];工人日報;2012年
5 本報記者 馬海燕;教育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N];山西政協(xié)報;2005年
6 鄔鳳英;不讓一個人絕望 大家才能安全[N];中華工商時報;2005年
7 ;民主法治可扭轉(zhuǎn)“車夫困境”[N];濟南日報;2012年
8 張愛華(作者 中共秦皇島市委研究室);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途徑[N];秦皇島日報;2005年
9 孫立平;和諧社會與權(quán)力規(guī)范[N];經(jīng)濟觀察報;2006年
,本文編號:9111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911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