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流感的中國疫情初探——以直隸獲鹿縣為中心
本文關鍵詞:1918年流感的中國疫情初探——以直隸獲鹿縣為中心
【摘要】:文章以民國報紙和檔案為主要資料,分析了直隸獲鹿縣的1918年流感疫情,給出了具體的感染率、死亡率以及在不同年齡、性別和區(qū)域之間的差異。指出此次流感雖然未在中國形成大面積流行,但由于對發(fā)病原因認識不足,醫(yī)療手段落后,北洋政府未能采取統(tǒng)一的防疫措施,導致個別地區(qū)流感死亡率偏高。作者認為國家的積極作用是控制疾病大流行的關鍵。
【作者單位】: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關鍵詞】: 年流感 疫情 獲鹿縣
【基金】:安徽省社會科學院青年基金項目“1918年流感在中國的流行情況”(QK201408)的最終成果
【分類號】:R511.7;K26
【正文快照】: 從2009年全球性的甲型H1N1流感,到2013年中國發(fā)生的H7N9型流感,幾乎每年都會出現(xiàn)各類流感病毒在較大面積范圍內爆發(fā)的情形,說明流感這一傳染性疾病對人類的影響日益加劇。各類流感病毒的迅速變異和肆虐,使人類面臨著流感大流行恐慌的同時,也開始反思歷史。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伍瑾;;突發(fā)傳染病應急處理中的財產權保護——從憲法權利保護角度[J];法治論壇;2008年01期
2 王旭東;;新疾病史學:生態(tài)環(huán)境視野中的全球疾病史研究(上)——跨學科整體綜合探索的理論思考[J];甘肅社會科學;2014年06期
3 余新忠;;真實與建構:20世紀中國的疫病與公共衛(wèi)生鳥瞰[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5期
4 劉英蘭;張凱;;改變人類社會歷史的另類力量——疫病——兼談中學歷史教材應增加抗疫史話[J];綏化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5 彭珍珍;李桂花;;一類媒介傳染病模型的建立及分析[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6 彭衛(wèi);;腳氣病、性病、天花:漢代疑問疾病的考察[J];浙江學刊;2015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飛;3-6世紀中國北方地區(qū)的疫病與社會[D];吉林大學;2011年
2 孫雯波;傳染病及其防控的倫理分析[D];中南大學;2010年
3 任德勝;論自然災害對中東文明發(fā)展的影響[D];西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陳健;民國時期新疆疫病流行與新疆社會[D];新疆大學;2005年
2 李皓;庚辛鼠疫與清末東北社會變遷[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白京;一類帶治療的傳染病模型的建立與分析[D];中北大學;2014年
4 薛墩富;民國時期中醫(yī)藥學術演變及相關因素研究[D];陜西中醫(yī)學院;2014年
5 王柏林;1910年鼠疫與東三省社會生活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4年
6 楊雨茜;1932年陜西省霍亂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梁震宇;弓彥廷;宋敬然;劉智龍;;獲鹿縣防癆宣教工作效果評價[J];中國防癆雜志;1993年02期
2 崔劍影;趙久登;劉志龍;;對“400名兒童防疫中毒”的探討[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03期
3 王振榮;賈建起;;獲鹿縣1980~1989年麻疹年齡構成分析[J];中國農村醫(yī)學;1991年1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清代獲鹿縣永壁村保甲冊[N];中國檔案報;2009年
,本文編號:7836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783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