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建國后河西走廊軍墾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29 04:27

  本文關鍵詞:建國后河西走廊軍墾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河西走廊 軍墾 國營農場 兵團精神


【摘要】: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國家政策的失誤和自然災害的侵擾,甘肅省糧食產量銳減,全省各地發(fā)生了嚴重的饑饉。同時又由于中蘇、中印關系的不斷惡化,中國西北邊疆面臨著嚴峻的國防形勢。在此情況下,為徹底解決甘肅省糧食生產難以自給的局面,加強西北邊境的國防力量,黨和國家決定在水源充沛、地勢平坦的甘肅省河西走廊地區(qū)按照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建師序列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農業(yè)建設第十一師,開始進行大規(guī)模軍墾。1963年11月農建十一師正式成立,全師接受甘肅省和農墾部的雙重領導,裝備、糧食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援助,各級領導由甘肅省和新疆兵團共同抽調。農建十一師成立后的最初三年,在具有豐富軍墾經驗的各級領導和全師職工的努力下,克服種種困難與干擾,在河西走廊上取得了一定的建設成就。但隨著文革的開始,在左傾思想的干擾下,全師上下陷入混亂,各項生產活動隨之停滯。1969年1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甘肅、寧夏、青海、陜西四省農建師的基礎上成立蘭州軍區(qū)生產建設兵團,其中農建十一師被改編為第一師、第二師。原本陷入混亂的各項生產工作,得到了一定的恢復。1974年底,隨著國際國內環(huán)境的緩和,兵團體制自身的局限性日益凸顯,國家正式撤銷農建師編制,至此河西走廊走完了近十一年的軍墾之路。軍墾部隊在河西走廊的各項生產活動,由于文革的干擾最終沒有完成預期的目標。但在全師職工的努力下,軍墾部隊在河西走廊仍然取得了一定的建設成就,奠定了新時期甘肅農墾事業(yè)發(fā)展的基礎。本文立足于史料,試結合時代背景,對軍墾部隊成立的背景、組建的過程、體制的變革以及主要活動進行闡述、分析,以求最大限度的還原史實,并對其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本文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結合國內國際環(huán)境,對軍墾部隊成立的背景進行分析。第二部分,系統(tǒng)梳理軍墾部隊從設想到組建的過程。第三部分,介紹文革時期軍墾部隊的情況,以及蘭州軍區(qū)生產建設兵團的組建。第四部分,從總體上闡述了軍墾部隊在河西走廊的主要活動。第五部分,系統(tǒng)分析了軍墾體制存在的問題,介紹了體制撤銷的過程,并總結了河西軍墾對甘肅農墾和新疆兵團未來發(fā)展的啟示。
【關鍵詞】:河西走廊 軍墾 國營農場 兵團精神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K27
【目錄】: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緒論6-9
  • (一)選題目的、意義6-7
  • (二)研究現(xiàn)狀7-8
  • (三)研究的基本內容與要解決的問題8-9
  • 一、河西走廊創(chuàng)辦軍墾部隊的歷史背景9-19
  • (一)河西走廊發(fā)展農業(yè)的自然條件9-10
  • (二)河西走廊屯墾事業(yè)的歷史延續(xù)10-11
  • (三)甘肅省糧食生產的危機11-13
  • (四)甘肅農墾事業(yè)發(fā)展的困局13-15
  • (五)中國邊疆嚴峻的國防形勢15-16
  • (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示范作用16-19
  • 二、軍墾部隊的創(chuàng)辦19-31
  • (一)軍墾設想的首次提出19-21
  • (二)軍墾部隊的成立21-24
  • (三)完善組織機構24-31
  • 三、兵團體制的變革31-37
  • (一)陷入混亂的農建十一師31-33
  • (二)蘭州軍區(qū)生產建設兵團的成立33-37
  • 四、軍墾部隊在河西走廊的主要活動37-52
  • (一)發(fā)展生產,,鞏固國防37-42
  • (二)吸收復轉軍人,安置城鎮(zhèn)青年42-46
  • (三)兵團生活46-52
  • 五、軍墾體制的撤銷52-61
  • (一)撤銷原因52-57
  • (二)兵團體制的正式撤銷57-58
  • (三)河西軍墾對當代農墾事業(yè)發(fā)展的啟示58-61
  • 六、結語61-62
  • 參考文獻62-65
  • 附錄65-68
  • 在校期間發(fā)表論文68-69
  • 后記69-7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偉;;我是兵團人[J];兵團建設;2009年15期

2 田子安;;兵團人[J];兵團工運;2011年07期

3 姜新平;;我驕傲是兵團人[J];兵團工運;2011年12期

4 南香紅 ,孫春龍;揭開新疆兵團神秘面紗[J];北方音樂;2004年12期

5 雷曄,張呂;大漠魂的呼喚——對兵團文學創(chuàng)作現(xiàn)狀的反思[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6 陸天明;;兵團,我心中不散的情結[J];兵團建設;2002年09期

7 潘江林;;也說兵團人[J];兵團工運;2010年03期

8 朱佳木;;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志辦公室調研時的講話[J];中國地方志;2012年11期

9 張娜;;感悟兵團[J];兵團工運;2013年01期

10 王云鵬;;幸福生活從兵團起航[J];當代兵團;2013年1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黎;;歷史的豐碑——兵團首部權威性正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fā)展史》評介[A];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張萬英;;加快兵團數據庫建設 服務西部大開發(fā)[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實習記者 李剛 李海超;兵團實施文藝創(chuàng)作“雙優(yōu)”工程[N];兵團日報(漢);2007年

2 記者 殷雪靜 實習記者 熱依汗古麗;兵團召開學習梅蓮事跡座談會[N];兵團日報(漢);2007年

3 記者 胡萍德;兵團召開文藝創(chuàng)作簽約大會[N];兵團日報(漢);2007年

4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作協(xié):用“兵團方言”表述文學立場[N];文藝報;2010年

5 ;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0年

6 記者 鄧麗慧 史進 實習生 孫浩;為兵團實現(xiàn)兩大目標提供重要支撐和保障[N];兵團日報(漢);2010年

7 本報評論員;情滿天山 心系兵團[N];兵團日報(漢);2012年

8 許慶光;實干成就兵團人的幸福生活[N];兵團日報(漢);2013年

9 李曉軍;建設美麗兵團要在六個必須上下工夫[N];兵團日報(漢);2013年

10 吳德鋒;做“最美兵團人” 傳遞社會正能量[N];兵團日報(漢);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張磊;建國后河西走廊軍墾研究[D];新疆大學;2015年

2 尚青云;兵團非遺在軍墾博物館保護傳承的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構想[D];石河子大學;2014年

3 朱命愛;基于屯墾戍邊生活的兵團民間文學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3年

4 李素紅;《綠洲》1957-2000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5 董秋菊;豫劇在新疆兵團研究[D];新疆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75131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75131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51c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