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民族主義對霧社事件的解說
本文關鍵詞:近代中國民族主義對霧社事件的解說
【摘要】:在反日民族主義高漲的背景下,1930年的霧社起義引起了中國大陸輿論的強烈反響。大量的媒體報道強調(diào)霧社起義與反日民族主義有關的元素,這些元素又在不同語境下生成各有其著重點的民族主義敘述。將"臺番"作為榜樣,激勵民族精神,從而反抗日本和其他帝國主義的侵略,是最為普遍的敘事。以此為前提,在民族革命的歷史構(gòu)建邏輯中,"東方弱小民族反抗西方帝國主義"的話語偏重于敘述中國大陸與臺灣的民族聯(lián)系;以臺灣革命為中心的話語,則偏重于說明臺灣作為中華民族抗日共同體一部分的作用及漢"番"聯(lián)合的意義。正是這種與革命話語密切關聯(lián)的命運共同體意識,成為戰(zhàn)后建構(gòu)中華民族認同中臺灣"番人"身份的重要基石。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研究》編輯部;
【關鍵詞】: 近代中國 民族主義 霧社事件 臺灣“番人”
【分類號】:C95;K25
【正文快照】: 賈在反日民族主義高漲的背景下,1930年的霧社起義引起了中國大陸輿論的強烈反響。大量的媒體報道強調(diào)霧社起義與反日民族主義有關的元素,這些元素又在不同語境下生成各有其著重點的民族主義敘述。將“臺番”作為榜樣,激勵民族精神,從而反抗日本和其他帝國主義的侵略,是最為普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賈益;;1874年日軍侵臺事件中的“番地無主”論與中國人主權觀念的變化[J];民族研究;2009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凌霞;;華夷秩序中的“他者”再現(xiàn):清代臺灣番俗圖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5年0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衛(wèi)明;晚清中國對國際法的運用[D];復旦大學;2011年
2 王略;論民國初年國家制度建構(gòu)中的民族因素[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宋向賓;《申報》與西方法文化傳播(1872-1882)[D];湘潭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理;趙國輝;;李仙得與日本第一次侵臺[J];近代史研究;2007年03期
2 葉綱;;百余年來1874年日本侵臺事件研究述評[J];軍事歷史研究;2008年01期
3 季云飛;清代臺灣少數(shù)民族政策之歷史考察[J];民族研究;1998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美霞;;霧社事件:悲劇英雄的悲愴史詩——評臺灣原住民歷史劇《風中緋櫻》[J];藝苑;2012年01期
2 張方方;高君揚;;《賽德克·巴萊》與臺灣歷史上的霧社事件[J];世界知識;2012年12期
3 孫芳芳;;霧社事件的后殖民生產(chǎn)——電影《賽德克·巴萊》的原住民想象與認同危機[J];濱州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4 邱若龍;;“霧社事件”與我[J];看歷史;2012年03期
5 趙鵬;;霧社事件:一次抗日“出草”大行動[J];天津政協(xié);2012年06期
6 陳燕;;世上本無桃花源——評電影《賽德克·巴萊》[J];新產(chǎn)經(jīng);2012年07期
7 whysta;;史與詩的交響[J];卓越理財;2012年09期
8 吳佳玲;;殖民主義下臺灣原住民的死亡美學——以電影《賽德克·巴萊》為例[J];電影評介;2013年20期
9 陳永磊;趙長明;;電影《賽德克·巴萊》中真與美傳播形式淺析[J];金田(勵志);2012年06期
10 洪長暉;;《賽德克·巴萊》對族群記憶的重構(gòu)與困難[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早報記者 石劍峰;臺灣歷史的想象在“霧社事件”上折射[N];東方早報;2011年
2 陳宇 電影導演、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有關《賽德克·巴萊》的那些誤讀[N];中國電影報;2012年
3 李云路、趙新兵;臺灣紀念“霧社事件”[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4 專欄作家,某媒體駐臺灣記者 亢霖;賽德克 野蠻的驕傲[N];中國經(jīng)營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徐蕾;《賽德克·巴萊》讓你看見野蠻的驕傲[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6 勵小東;看不到彩虹橋的另一邊[N];東方早報;2012年
7 謝勇;賽德克巴萊:臺灣文明漸行漸遠[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2年
8 宋燾;賽德克·巴萊:復仇與宣示[N];中國經(jīng)營報;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齊笑;試論近代大陸期刊中關于霧社事件記述差異的比較[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本文編號:7473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747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