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現(xiàn)場的參與:顧頡剛與“五四”的思想關聯(lián)
發(fā)布時間:2023-11-26 16:49
"五四"學生運動期間,顧頡剛為《新潮》雜志撰文,為學生領袖們出謀劃策,他成了"五四"不在現(xiàn)場的參與者。這中間,"用學問去改造社會"是其思想的核心。他與傅斯年、羅家倫等人在"學問"的內涵和觀念更新的路徑上的分歧,固然反映在認知上,但也與在現(xiàn)場和不在現(xiàn)場的視角差異有關。在"家庭改造"中,顧頡剛的境遇反映了中心城市以外的大多數(shù)知識青年真切的精神狀況。而他對親情、家庭責任的強調,對決絕改造方式的懷疑,揭示了"家庭改造"本身的復雜性。最后,顧頡剛以走出舊家庭的方式,完成了他作為"新青年"的洗禮。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根本解決”:顧頡剛對“學問”的自覺和呼吁
二、不在現(xiàn)場與在現(xiàn)場:顧頡剛和傅斯年、羅家倫的認知及態(tài)度差異
三、“愛情與改造”:顧頡剛在舊家庭的精神狀況及其“家庭改造”的主張
四、“精神的新”:顧頡剛的謀“善”和娜拉式出走
本文編號:3868174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根本解決”:顧頡剛對“學問”的自覺和呼吁
二、不在現(xiàn)場與在現(xiàn)場:顧頡剛和傅斯年、羅家倫的認知及態(tài)度差異
三、“愛情與改造”:顧頡剛在舊家庭的精神狀況及其“家庭改造”的主張
四、“精神的新”:顧頡剛的謀“善”和娜拉式出走
本文編號:38681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868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