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中國農村掃盲運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0-18 19:17
20世紀50年代中國農村掃盲運動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央政府借鑒革命根據(jù)地民眾教育的經驗,師承蘇聯(lián)成人教育體制的結果。 中國共產黨和中央政府對50年代農村掃盲工作給予高度重視,通過加強對掃盲工作的組織管理,采取了靈活多樣的學習內容和形式,在農村掃盲運動中推行了彈性學習制度。并且,將農業(yè)生產重于普及教育,使掃盲運動過程呈現(xiàn)出非均衡發(fā)展的特點。20世紀50年代中國農村掃盲運動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提高了中國廣大農村群眾的素質;形成了良好的農村社會風尚;促進農村婦女社會的角色轉變。但是,由于農村掃盲運動受到時代與環(huán)境的限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時,掃盲運動的經驗教訓也給予當前普及教育以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我們應該充分認識教育的長期性和長效性,將實施農村教育的綜合改革和推廣終身教育與加強黨的領導相結合,才能使中國農村教育走向新的發(fā)展。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建國初期中國農村掃盲運動緣起
(一) 經濟發(fā)展的需要
(二) 政治建設的需要
(三) 廣大群眾和干部的需要
(四) 借鑒以往經驗和學習蘇聯(lián)的結果
二、 50年代中國農村掃盲運動的實踐
(一) 加強掃盲教育的組織管理
(二) 規(guī)范掃盲教學內容
(三) 采取多種形式掃盲
三、 農村掃盲運動的特點
(一) 實行制度化的成人教育
(二) 強調干部教育
(三) 重視婦女教育
(四) 推行彈性的學習制度
(五) 農業(yè)生產重于教育工作
(六) 運動過程非均衡發(fā)展
四、 農村掃盲運動的成效與局限
(一) 掃盲運動的成效
(二) 掃盲運動的局限
五、 50年代農村掃盲運動對現(xiàn)代教育的啟示
(一) 認識教育的長期性和長效性
(二) 實施農村教育的綜合改革
(三) 推廣終身教育
(四) 加強黨的領導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692899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建國初期中國農村掃盲運動緣起
(一) 經濟發(fā)展的需要
(二) 政治建設的需要
(三) 廣大群眾和干部的需要
(四) 借鑒以往經驗和學習蘇聯(lián)的結果
二、 50年代中國農村掃盲運動的實踐
(一) 加強掃盲教育的組織管理
(二) 規(guī)范掃盲教學內容
(三) 采取多種形式掃盲
三、 農村掃盲運動的特點
(一) 實行制度化的成人教育
(二) 強調干部教育
(三) 重視婦女教育
(四) 推行彈性的學習制度
(五) 農業(yè)生產重于教育工作
(六) 運動過程非均衡發(fā)展
四、 農村掃盲運動的成效與局限
(一) 掃盲運動的成效
(二) 掃盲運動的局限
五、 50年代農村掃盲運動對現(xiàn)代教育的啟示
(一) 認識教育的長期性和長效性
(二) 實施農村教育的綜合改革
(三) 推廣終身教育
(四) 加強黨的領導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6928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692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