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事件始末與英美之應對——以英美外交文件為中心
發(fā)布時間:2022-09-30 10:16
侵占東三省后,日軍為吞并熱河,先后三次與山海關的中國軍隊發(fā)生沖突,最終于1933年1月3日占領了山海關縣城。得知此消息后,在華北擁有較大利益的英國積極主導調停。但在調停方案上,英國內部有極大分歧:英國駐華代辦應歌蘭希望仿照調停一二八事變的方式處理山海關事件,卻遭到了英國政府的反對和美國政府的推諉;秦皇島的英國海軍向中日雙方提出調停意愿,而國民政府一直懷有疑慮。最終,英國的兩套調停方案均未實現(xiàn)。占領山海關后,日本政府還企圖利用《交還天津來往照會》,迫使北平至山海關鐵路沿線中國軍隊撤退2英里。國民政府隨即向《辛丑條約》簽字國指控日本非法利用條約。英國向美國建議,聯(lián)合《辛丑條約》各簽字國一起向日本發(fā)表口頭抗議,遭到美國拒絕。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山海關事件始末及英美之判斷
二、英國內部關于調停方案的分歧
三、國民政府借國際力量牽制日本希望的落空
余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一·二八事變期間上海租界中立原則的破壞與美國的護僑應對[J]. 陳志剛,張秀梅. 史林. 2015(06)
[2]“九一八”事變前后中國與國聯(lián)的技術合作[J]. 洪嵐.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6)
[3]一二八事變與英國對中日沖突的立場轉變[J]. 王立誠,吳金彪. 安徽史學. 2003(06)
[4]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前英美遠東政策的比較研究[J]. 黃鳳志.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3)
[5]英國對國聯(lián)會議審議李頓報告書的態(tài)度[J]. 張北根. 抗日戰(zhàn)爭研究. 2001(02)
[6]簡論國民政府依賴國聯(lián)外交政策的形成[J]. 彭敦文.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01)
[7]一二八事變后國際聯(lián)盟的調處活動評析[J]. 劉建武. 抗日戰(zhàn)爭研究. 1994(03)
[8]顧維鈞訴諸國聯(lián)的外交活動[J]. 蔣永敬. 抗日戰(zhàn)爭研究. 1992(01)
[9]“石本事件”始末[J]. 辛玉英. 社會科學輯刊. 1986(03)
本文編號:3683369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山海關事件始末及英美之判斷
二、英國內部關于調停方案的分歧
三、國民政府借國際力量牽制日本希望的落空
余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一·二八事變期間上海租界中立原則的破壞與美國的護僑應對[J]. 陳志剛,張秀梅. 史林. 2015(06)
[2]“九一八”事變前后中國與國聯(lián)的技術合作[J]. 洪嵐.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6)
[3]一二八事變與英國對中日沖突的立場轉變[J]. 王立誠,吳金彪. 安徽史學. 2003(06)
[4]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前英美遠東政策的比較研究[J]. 黃鳳志.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3)
[5]英國對國聯(lián)會議審議李頓報告書的態(tài)度[J]. 張北根. 抗日戰(zhàn)爭研究. 2001(02)
[6]簡論國民政府依賴國聯(lián)外交政策的形成[J]. 彭敦文.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01)
[7]一二八事變后國際聯(lián)盟的調處活動評析[J]. 劉建武. 抗日戰(zhàn)爭研究. 1994(03)
[8]顧維鈞訴諸國聯(lián)的外交活動[J]. 蔣永敬. 抗日戰(zhàn)爭研究. 1992(01)
[9]“石本事件”始末[J]. 辛玉英. 社會科學輯刊. 1986(03)
本文編號:36833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683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