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國民政府的西藏政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15 16:37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國民政府在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領(lǐng)土完整的框架下,積極對藏工作,從理論上和實踐上探索解決西藏問題的有效途徑。理論上,高舉孫中山的民族理論旗幟,強調(diào)有利于國家統(tǒng)一的“國族”形式下的“中華民族”觀。實踐上,企圖利用宣慰、扶持九世班禪回藏、入藏致祭十三世達賴喇嘛圓寂、主持十四世達賴喇嘛坐床、反對英國插手藏事等工作,不斷改善漢藏關(guān)系,嘗試對藏恢復行使管理權(quán)。由于內(nèi)政、外交等方面的原因,最終仍沒有徹底解決西藏問題。但國民政府這些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領(lǐng)土完整,反對民族分裂的西藏政策理念和實際行動都是值得肯定的。本文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充分利用各種檔案、史料、回憶錄等各種歷史文獻資料,運用歷史學的實證、解釋與分析法,政治學的政策分析、比較與綜合等研究方法,把國民政府的西藏政策納入到當時的國內(nèi)、國際和西藏的實際視野下進行綜合考察,以歷史事實為基礎(chǔ),實事求是,力求客觀、公正、全面。本文共六章,其中,第一章主要內(nèi)容為北京政府的西藏政策。綜合概括了北京歷屆政府對西藏的一些政策措施,為國民政府的部分西藏政策進行過渡。第二章主要內(nèi)容為南京國民政府的民族理論。包括孫中山的“五族共和論”、“中...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3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北京政府的西藏政策概述(1911-1927)
一、維護國家對藏主權(quán)
二、設(shè)置管理西藏事務(wù)的中央機構(gòu)
三、向西藏派駐行政長官和宣慰專使
四、派大軍西征
五、拒簽《西姆拉條約》
六、拒絕續(xù)簽《西姆拉條約》
七、吸收西藏上層僧俗人士參加國家管理
八、優(yōu)待九世班禪
第二章 南京國民政府的民族理論概要
第一節(jié) 孫中山的民族理論
一、五族共和論
二、中華民族論
三、反對民族自決自治
第二節(jié) 南京國民政府的民族理論
一、國族論
二、推廣行省制
三、中華民族和民族自治
第三章 抗戰(zhàn)前南京國民政府的西藏政策(1927-1937)
第一節(jié) 南京國民政府西藏政策的形成
一、英國的西藏政策
二、西藏內(nèi)部政治局勢
三、國內(nèi)局勢
四、對藏政策定位及形成
第二節(jié) 成立專門管理機構(gòu)—蒙藏事務(wù)委員會
一、中央蒙藏委員會
二、蒙藏委員會派出機構(gòu)
三、對藏主要工作
四、結(jié)語
第三節(jié) 緩和與西藏的緊張關(guān)系
一、派遣專使宣撫西藏
二、派專使調(diào)解藏尼沖突
第四節(jié) 妥善調(diào)處康藏、青藏糾紛
一、康藏糾紛
二、青藏糾紛
三、堅決反對英人插手糾紛
四、善后措施
第五節(jié) 派黃慕松赴藏致祭十三世達賴喇嘛圓寂
一、前期準備工作
二、參加冊封致祭典禮
三、交涉漢藏關(guān)系
四、客觀認識赴藏成果
第六節(jié) 支持九世班禪返藏
一、達賴班禪矛盾激化
二、支持班禪返藏
三、對英交涉班禪返藏
四、班禪返藏流產(chǎn)
第七節(jié) 充滿矛盾的對藏政策
一、“同一性”與“特殊性”的矛盾
二、治藏目標與手段上的矛盾
三、國內(nèi)局勢
四、英國的干預
第四章 抗戰(zhàn)時期南京國民政府的西藏政策(1937-1945)
第一節(jié) 西藏政策的形成
一、英國的西藏政策
二、西藏及國內(nèi)局勢
第二節(jié) 妥善處理班禪圓寂及靈柩回藏事宜
一、妥善辦理班禪圓寂事宜
二、交涉班禪靈柩回藏
三、制定圓寂善后辦法
第三節(jié) 派吳忠信入藏主持十四世達賴喇嘛坐床典禮
一、妥善處理靈童由青入藏
二、入藏辦理靈童坐床事宜
三、使藏成果
第四節(jié) 對藏采取強硬態(tài)度
一、阻礙修筑中印公路
二、非法成立外交局
三、拒絕援華物資假道藏境
四、準備武力解決西藏問題
五、英國西藏政策的轉(zhuǎn)變
第五節(jié) 反對英國對西藏南部領(lǐng)土的侵略
一、英國對達旺的領(lǐng)土擴張
二、組織有關(guān)部門調(diào)查真相
三、與英國交涉
四、結(jié)語
第五章 抗戰(zhàn)后南京國民政府的西藏政策(1945-1949)
第一節(jié) 對藏政策的確立
一、外交部調(diào)整藏務(wù)之意見
二、蒙藏政治設(shè)施案
三、英美的西藏政策
第二節(jié) 改善漢藏關(guān)系
一、派沈宗濂入藏改善關(guān)系
二、許諾西藏高度自治
第三節(jié) 中印交涉廢除不平等條約
一、廢約的提出
二、廢約交涉
三、國民政府之失誤
第四節(jié) 支持熱振復位
一、熱振尋求中央支持復位
二、國民政府內(nèi)部分歧
三、暫緩支持熱振復位
四、對熱振事件的處理
第五節(jié) 堅決抵制西藏的分裂活動
一、抵制西藏參加泛亞洲會議
二、交涉西藏商務(wù)代表團將西藏問題國際化活動
第六節(jié) 主管九世班禪靈童轉(zhuǎn)世及十世班禪坐床事宜
一、交涉靈童轉(zhuǎn)世事宜
二、果斷決定靈童坐床
第七節(jié) 沉著應(yīng)對“驅(qū)漢”事件
第六章 結(jié)語
一、成功之處
二、失敗原因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關(guān)于十四世達賴喇嘛坐床典禮的若干問題[J]. 周偉洲.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07(02)
[2]1932年至1933年西藏的政局[J]. 周偉洲. 思想戰(zhàn)線. 2007(03)
[3]抗戰(zhàn)前后中美英西藏問題的交涉[J]. 張植榮,渠懷重. 抗日戰(zhàn)爭研究. 2007(01)
[4]西藏商務(wù)代表團的美國之行與美國對西藏政策的轉(zhuǎn)變[J]. 胡巖. 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1)
[5]1930-1933年西藏與康、青戰(zhàn)爭之研究[J]. 周偉洲. 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1)
[6]“熱振事件”與戰(zhàn)后國民政府的西藏政策[J]. 陳謙平. 民國檔案. 2006(01)
[7]西藏地方政府阻撓修筑康印公路與抗戰(zhàn)期間的中英關(guān)系[J]. 蔣耘. 中國藏學. 2006(01)
[8]吳忠信與古德赴藏:1940年中國與英國在西藏問題上的角逐[J]. 張永攀,楊玲. 社會科學研究. 2006(01)
[9]吳忠信與西藏[J]. 徐中林,王希隆. 蘭州大學學報. 2005(05)
[10]1945年英國對西藏政策的紛爭與合流[J]. 張永攀.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5(06)
本文編號:3590959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3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北京政府的西藏政策概述(1911-1927)
一、維護國家對藏主權(quán)
二、設(shè)置管理西藏事務(wù)的中央機構(gòu)
三、向西藏派駐行政長官和宣慰專使
四、派大軍西征
五、拒簽《西姆拉條約》
六、拒絕續(xù)簽《西姆拉條約》
七、吸收西藏上層僧俗人士參加國家管理
八、優(yōu)待九世班禪
第二章 南京國民政府的民族理論概要
第一節(jié) 孫中山的民族理論
一、五族共和論
二、中華民族論
三、反對民族自決自治
第二節(jié) 南京國民政府的民族理論
一、國族論
二、推廣行省制
三、中華民族和民族自治
第三章 抗戰(zhàn)前南京國民政府的西藏政策(1927-1937)
第一節(jié) 南京國民政府西藏政策的形成
一、英國的西藏政策
二、西藏內(nèi)部政治局勢
三、國內(nèi)局勢
四、對藏政策定位及形成
第二節(jié) 成立專門管理機構(gòu)—蒙藏事務(wù)委員會
一、中央蒙藏委員會
二、蒙藏委員會派出機構(gòu)
三、對藏主要工作
四、結(jié)語
第三節(jié) 緩和與西藏的緊張關(guān)系
一、派遣專使宣撫西藏
二、派專使調(diào)解藏尼沖突
第四節(jié) 妥善調(diào)處康藏、青藏糾紛
一、康藏糾紛
二、青藏糾紛
三、堅決反對英人插手糾紛
四、善后措施
第五節(jié) 派黃慕松赴藏致祭十三世達賴喇嘛圓寂
一、前期準備工作
二、參加冊封致祭典禮
三、交涉漢藏關(guān)系
四、客觀認識赴藏成果
第六節(jié) 支持九世班禪返藏
一、達賴班禪矛盾激化
二、支持班禪返藏
三、對英交涉班禪返藏
四、班禪返藏流產(chǎn)
第七節(jié) 充滿矛盾的對藏政策
一、“同一性”與“特殊性”的矛盾
二、治藏目標與手段上的矛盾
三、國內(nèi)局勢
四、英國的干預
第四章 抗戰(zhàn)時期南京國民政府的西藏政策(1937-1945)
第一節(jié) 西藏政策的形成
一、英國的西藏政策
二、西藏及國內(nèi)局勢
第二節(jié) 妥善處理班禪圓寂及靈柩回藏事宜
一、妥善辦理班禪圓寂事宜
二、交涉班禪靈柩回藏
三、制定圓寂善后辦法
第三節(jié) 派吳忠信入藏主持十四世達賴喇嘛坐床典禮
一、妥善處理靈童由青入藏
二、入藏辦理靈童坐床事宜
三、使藏成果
第四節(jié) 對藏采取強硬態(tài)度
一、阻礙修筑中印公路
二、非法成立外交局
三、拒絕援華物資假道藏境
四、準備武力解決西藏問題
五、英國西藏政策的轉(zhuǎn)變
第五節(jié) 反對英國對西藏南部領(lǐng)土的侵略
一、英國對達旺的領(lǐng)土擴張
二、組織有關(guān)部門調(diào)查真相
三、與英國交涉
四、結(jié)語
第五章 抗戰(zhàn)后南京國民政府的西藏政策(1945-1949)
第一節(jié) 對藏政策的確立
一、外交部調(diào)整藏務(wù)之意見
二、蒙藏政治設(shè)施案
三、英美的西藏政策
第二節(jié) 改善漢藏關(guān)系
一、派沈宗濂入藏改善關(guān)系
二、許諾西藏高度自治
第三節(jié) 中印交涉廢除不平等條約
一、廢約的提出
二、廢約交涉
三、國民政府之失誤
第四節(jié) 支持熱振復位
一、熱振尋求中央支持復位
二、國民政府內(nèi)部分歧
三、暫緩支持熱振復位
四、對熱振事件的處理
第五節(jié) 堅決抵制西藏的分裂活動
一、抵制西藏參加泛亞洲會議
二、交涉西藏商務(wù)代表團將西藏問題國際化活動
第六節(jié) 主管九世班禪靈童轉(zhuǎn)世及十世班禪坐床事宜
一、交涉靈童轉(zhuǎn)世事宜
二、果斷決定靈童坐床
第七節(jié) 沉著應(yīng)對“驅(qū)漢”事件
第六章 結(jié)語
一、成功之處
二、失敗原因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關(guān)于十四世達賴喇嘛坐床典禮的若干問題[J]. 周偉洲.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07(02)
[2]1932年至1933年西藏的政局[J]. 周偉洲. 思想戰(zhàn)線. 2007(03)
[3]抗戰(zhàn)前后中美英西藏問題的交涉[J]. 張植榮,渠懷重. 抗日戰(zhàn)爭研究. 2007(01)
[4]西藏商務(wù)代表團的美國之行與美國對西藏政策的轉(zhuǎn)變[J]. 胡巖. 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1)
[5]1930-1933年西藏與康、青戰(zhàn)爭之研究[J]. 周偉洲. 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1)
[6]“熱振事件”與戰(zhàn)后國民政府的西藏政策[J]. 陳謙平. 民國檔案. 2006(01)
[7]西藏地方政府阻撓修筑康印公路與抗戰(zhàn)期間的中英關(guān)系[J]. 蔣耘. 中國藏學. 2006(01)
[8]吳忠信與古德赴藏:1940年中國與英國在西藏問題上的角逐[J]. 張永攀,楊玲. 社會科學研究. 2006(01)
[9]吳忠信與西藏[J]. 徐中林,王希隆. 蘭州大學學報. 2005(05)
[10]1945年英國對西藏政策的紛爭與合流[J]. 張永攀.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5(06)
本文編號:35909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590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