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文人社會責任的堅守之道——以方守彝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12-22 04:01
方守彝為安徽桐城望族方氏后人,生于晚清國家危亡之際,其著詩集《網舊聞齋調刁集》,不受當時文化運動影響,堅持以詩歌文體書寫人生。詩歌多從平民角度展現(xiàn)戰(zhàn)爭造成的深重災難,并有意諷刺戰(zhàn)亂之下朝廷苛政、官吏腐敗。此外,方守彝關注教育時政,為吳汝綸在桐城辦學出謀劃策,舉薦賢才。作為官場失意的文人,方守彝抱窮守志,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其人生價值實踐,也是晚清一代愛國知識分子的縮影。
【文章來源】: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17(03)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一、人生境遇與重儒養(yǎng)性
二、以詩記事, 借詩寄情
(一) 記述戰(zhàn)爭歷史, 關切民生疾苦
(二) 建言獻策, 勉勵后生
(三) 托物言志——詩表高志
三、困境自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方宗誠的文學教育與近代桐城派傳播[J]. 江小角,朱楊.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5)
本文編號:3545718
【文章來源】: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17(03)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一、人生境遇與重儒養(yǎng)性
二、以詩記事, 借詩寄情
(一) 記述戰(zhàn)爭歷史, 關切民生疾苦
(二) 建言獻策, 勉勵后生
(三) 托物言志——詩表高志
三、困境自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方宗誠的文學教育與近代桐城派傳播[J]. 江小角,朱楊.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5)
本文編號:35457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545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