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與進步:中國近代盲女的教導與角色——以北京盲人學校為例(1874—1911)
發(fā)布時間:2021-12-19 13:31
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的盲人女子實質(zhì)上皆是依附他人,受人操縱的。傳統(tǒng)社會普遍認為盲女只能是乞丐、妓女,而這也是大多數(shù)盲女的角色,她們一般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1874年,蘇格蘭傳教士威廉·希爾·穆瑞在北京建立了中國第一所盲人學校。學校對盲女學生進行文化教育和生活實踐指導,教導盲女學生成為盲人與文盲婦女的教師,或參與其他受到社會尊重的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觀念的革新。實踐證明,盲人女性可以通過教育拓展自己的社會角色并實現(xiàn)獨立自主。
【文章來源】:山東女子學院學報. 2020,(02)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的盲女角色
二、穆瑞盲人學校的盲女學生
(一)盲女學生招收情況
(二)盲女學生的學習、實踐和生活
三、盲女學生女性角色邊界的延展
(一)盲女學生編寫、點印、出售書籍
(二)盲女學生成為盲人女性與文盲女性的教師
(三)鄉(xiāng)村、醫(yī)院、教堂、私人的音樂師、布道者
四、學校教導與盲女角色嬗變之思考
(一)傳統(tǒng)社會塑造的盲女角色
(二)學校教導再塑造下的盲女角色
(三)學校教導盲女的進步意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北京瞽叟通文館與中國盲文體系的初建[J]. 郭衛(wèi)東. 北京社會科學. 2005(03)
[2]基督新教與中國近代的特殊教育[J]. 郭衛(wèi)東. 社會科學研究. 2001(04)
本文編號:3544503
【文章來源】:山東女子學院學報. 2020,(02)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的盲女角色
二、穆瑞盲人學校的盲女學生
(一)盲女學生招收情況
(二)盲女學生的學習、實踐和生活
三、盲女學生女性角色邊界的延展
(一)盲女學生編寫、點印、出售書籍
(二)盲女學生成為盲人女性與文盲女性的教師
(三)鄉(xiāng)村、醫(yī)院、教堂、私人的音樂師、布道者
四、學校教導與盲女角色嬗變之思考
(一)傳統(tǒng)社會塑造的盲女角色
(二)學校教導再塑造下的盲女角色
(三)學校教導盲女的進步意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北京瞽叟通文館與中國盲文體系的初建[J]. 郭衛(wèi)東. 北京社會科學. 2005(03)
[2]基督新教與中國近代的特殊教育[J]. 郭衛(wèi)東. 社會科學研究. 2001(04)
本文編號:35445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544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