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地方意識與區(qū)域政局——以護法運動時期粵軍“援閩”之役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11-23 15:58
  地方意識作為中國近現代史上一種獨特的政治文化,不僅在宏觀歷史進程中持續(xù)發(fā)揮作用,而且在特定時段里對某個區(qū)域的政局發(fā)展施加巨大影響。護法運動期間粵軍"援閩"的故事,便是一個典型案例。1917年孫中山、陳炯明將前廣東省長公署20營親兵改編為援閩粵軍,其間廣東政壇乃至民眾的"拒桂"情緒對此起到一定推動作用。1918年初粵軍開拔至惠、潮、梅等地后,由于餉銀不充一度慘淡經營。幸而該地區(qū)民眾因為鄉(xiāng)土觀念為之輸誠,有效緩和了局勢,粵軍借機在當地獲得必要的經費支持;涇婇_始攻閩后,福建民眾的"自治"訴求悄然改變了閩南局勢。在"閩人治閩"口號鼓動下,福建民軍配合粵軍取得了戰(zhàn)役的勝利。各種地方意識在此間釋放出的社會、政治能量,和其他因素一道左右了援閩之役前后粵、閩政局的走向。 

【文章來源】: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41(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0 頁

【文章目錄】:
一、“拒桂”情緒之下援閩粵軍建立
二、惠、潮、梅民眾的支持與粵軍軍餉的解決
三、援閩之役中的“閩人治閩”風潮
四、結 論



本文編號:351421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51421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117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