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的旅游觀及其《論游覽》一文的時代意義——民國時期的旅游嬗變與傳統(tǒng)旅游之挽歌
發(fā)布時間:2021-10-05 13:48
林語堂的旅游觀較少被研究者關(guān)注,他向西方人介紹的并非新式旅游,而是深受中國文化浸潤的傳統(tǒng)旅游。本文對林語堂的旅游觀作了歸納、闡釋,對《論游覽》一文的時代意義作了分析。林語堂認為"真旅游"不注重功利且不受程式約束,過度追求知識與見識的增長、為了向人炫耀、固定了行程的旅游都是"假旅游",善游之人應具有流浪精神與較高審美鑒賞力。民國時期是新舊旅游交替時期,旅游的功能與方式發(fā)生了嬗變,由傳統(tǒng)的"志不在用世"質(zhì)變?yōu)?志在用世",新式交通工具及商業(yè)模式的出現(xiàn)使旅游趨向大眾化的同時弱化了旅游的精神自由與體驗深度!墩撚斡[》一文對傳統(tǒng)旅游的肯定與留戀,對新式旅游的否定與嘲諷,使它具有充當傳統(tǒng)旅游挽歌的時代意義。
【文章來源】:旅游科學. 2019,33(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林語堂的旅游觀
1.1 何謂“假旅游”
1.2 何謂“真旅游”
1.3 何謂善游之人
(1) 善游之人是具有流浪精神的人。
(2) 善游之人是具有較高審美鑒賞力的人。
2 《論游覽》一文的時代意義
2.1 民國時期旅游的嬗變
(1) 旅游功能的嬗變。
(2) 旅游方式的嬗變。
2.2 傳統(tǒng)旅游之“挽歌”
3 結(jié)語與余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以海德格爾的基礎(chǔ)存在論與詩意棲居觀解讀旅游本質(zhì)[J]. 曹詩圖,韓國威. 理論月刊. 2012(06)
[2]基于網(wǎng)絡信息關(guān)注度的大學生旅游消費決策研究[J]. 涂瑋,金麗嬌.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2(01)
[3]林語堂《生活的藝術(shù)》中的旅游美學思想[J]. 李燦. 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4)
[4]《夢溪忘懷錄》鉤沉——沈存中佚著鉤沉之一[J]. 沈括,胡道靜,吳佐忻,安車. 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1(01)
本文編號:3419867
【文章來源】:旅游科學. 2019,33(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林語堂的旅游觀
1.1 何謂“假旅游”
1.2 何謂“真旅游”
1.3 何謂善游之人
(1) 善游之人是具有流浪精神的人。
(2) 善游之人是具有較高審美鑒賞力的人。
2 《論游覽》一文的時代意義
2.1 民國時期旅游的嬗變
(1) 旅游功能的嬗變。
(2) 旅游方式的嬗變。
2.2 傳統(tǒng)旅游之“挽歌”
3 結(jié)語與余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以海德格爾的基礎(chǔ)存在論與詩意棲居觀解讀旅游本質(zhì)[J]. 曹詩圖,韓國威. 理論月刊. 2012(06)
[2]基于網(wǎng)絡信息關(guān)注度的大學生旅游消費決策研究[J]. 涂瑋,金麗嬌.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2(01)
[3]林語堂《生活的藝術(shù)》中的旅游美學思想[J]. 李燦. 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4)
[4]《夢溪忘懷錄》鉤沉——沈存中佚著鉤沉之一[J]. 沈括,胡道靜,吳佐忻,安車. 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1(01)
本文編號:34198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419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