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清末民律修訂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01 15:37
  清末修律以及近代法學體系的建立,標志著傳統(tǒng)中華法系的解體,是中國法律近代化的開端,在中國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洞笄迕衤刹莅浮返钠鸩菔乔迥┬蘼傻闹匾M成部分,是我國民事法律法典化的第一次實踐,標志著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近代民法典的誕生,開辟了我國民法近代化的道路。近年來清末民初的立法研究始終是個熱點,有關(guān)清末修律的論文論著章并不少見。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對于清末修律中民事立法的研究卻一直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許多內(nèi)容也有待完善、梳理。本文主要從六個部分圍繞著清末民律的修訂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一部分是對中國古代有無民法的探討,認為中國古代不存在近代意義上的民法,但確實存在民法的事實并且詳細論述了它的存在形式。第二部分,分析了清末民律修訂的主要原因。在這一部分,筆者并沒有機械地套用馬克思原理,簡單地將其歸結(jié)為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的產(chǎn)物。而是另辟蹊徑,從清末新政產(chǎn)生的新階層(紳商階層和新型知識分子階層)的推動作用中尋找清末民律修訂的原因,以全新的視角重新解析了清政府修訂民律的原因。第三部分,介紹了民律修訂的背景以及清末修律的主要機構(gòu)——修訂法律館。論述這一部分的目的主要是為文章的下一部分打下鋪墊,介紹民律的修訂...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11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導論
    (一) 選題的意義、價值與作用
    (二) 學術(shù)史綜述
    (三) 重點、難點與創(chuàng)新點
一 中國古代民法和西法東漸
    (一) 中國固有民法資源及特點
        1、中國固有民法資源
        2、中國古代民法的特點
    (二) 晚清時期的西法東漸
        1、鴉片戰(zhàn)爭前后的“開眼看世界”
        2、洋務(wù)運動時期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3、維新變法前后新法理體系的形成
        4、清末修律時期本國法律體系的重塑
二、清末民律修訂的原因探析
    (一) 清末新政的發(fā)端
    (二) 清末民律修訂的原因探析
        1、經(jīng)濟改革促進新興紳商階層的迅速形成
        2、教育改革促使新興知識分子階層的迅速形成
        3、新興利益集團的共同要求
三、清末修律與修訂法律館
    (一) 清末修律的啟動
        1、收回領(lǐng)事裁判權(quán)的愿望
        2、《江楚會奏變法三折》的修律主張
        3、頒旨修律——拉開清末法制改革的帷幕
    (二) 沈家本——清末法制近代化改革的靈魂人物
    (三) 修訂法律館——近代法律的編修機構(gòu)
        1、開館前期的井然有序
        2、官制改革時期的混亂
        3、重組的修訂法律館
四、《大清民律草案》的修訂
    (一) 《大清民律草案》編纂計劃
        1、擬定《編纂民法之理由》(草稿)
        2、《大清民律草案》的編纂計劃
    (二) 相關(guān)工作的開展
        1、翻譯各國民事法律
        2、國內(nèi)民事習慣調(diào)查
        3、聘請日本法律專家
    (三) 《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
        1、參加草案起草的法學家
        2、《大清民律草案》編纂的完成
    (四) 《大清民律草案》的立法宗旨
        1、注重世界最普通之法則
        2、原本后出最精之法理
        3、求取最適于中國民情之法則
        4、期于改進上最有利益之法則
五、《大清民律草案》的內(nèi)容、特征及其評價
    (一) 《大清民律草案》的內(nèi)容
    (二) 《大清民律草案》的特征
        1、前三編大量移植德國、日本民法
        2、后兩編保留封建宗法禮治
    (三) 對《大清民律草案》的評價
        1、民國以來學術(shù)界對《大清民律草案》的評價
        2、《大清民律草案》的進步意義
        3、《大清民律草案》的現(xiàn)實借鑒意義
六、相關(guān)問題討論
    (一) “禮法之爭”與《大清民律草案》的編纂
        1、“禮法之爭”的內(nèi)容
        2、“禮法之爭”的性質(zhì)
        3、“禮法之爭”對《大清民律草案》編纂的影響
    (二) 從清末修律看法律移植與法律本土化的關(guān)系
        1、清末法律移植
        2、法律移植與本土化的關(guān)系
主要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發(fā)表論文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華法系研究新論[J]. 張晉藩.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 2007(01)
[2]大清民律草案的歷史局限性分析[J]. 劉國強.  中國市場. 2006(23)
[3]從《大清民律草案》“親屬”“繼承”兩編的界定看我國法律文化的近代轉(zhuǎn)型[J]. 陳寧英.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5(06)
[4]清末各省調(diào)查局和修訂法律館的習慣調(diào)查[J]. 張勤,毛蕾.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6)
[5]戊戌前后知識分子轉(zhuǎn)型與近代中國法制現(xiàn)代化[J]. 侯強.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5(05)
[6]簡論《大清民律草案》[J]. 居洪生.  科學中國人. 2005(06)
[7]清末法律移植的現(xiàn)代反思[J]. 馬作武,陳影.  學術(shù)研究. 2005(02)
[8]法學家:法的創(chuàng)立者[J]. 桑德羅·斯奇巴尼,薛軍.  比較法研究. 2004(03)
[9]《大清民律草案》摭遺[J]. 張生.  法學研究. 2004(03)
[10]綜論中國法制的近代化[J]. 張晉藩.  政法論壇. 2004(01)

博士論文
[1]中日民法近代化比較研究[D]. 孟祥沛.華東政法學院 2004

碩士論文
[1]尋求沖突中的平衡[D]. 張繼承.湖南師范大學 2005
[2]從文化的角度看清末禮法之爭[D]. 向達.湘潭大學 2004
[3]清末修律的再認識[D]. 蔡黎明.華東政法學院 2003



本文編號:337723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37723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3cd3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