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31 14:05
所謂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是指五四時期以任鴻雋、杜亞泉、胡明復、翟秉志、黃炎培等為代表的資產(chǎn)階級和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試圖通過傳播科學知識、發(fā)展科學技術、培養(yǎng)科技人才、倡導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等途徑,以達到救國目的的、愛國的、改良主義政治思潮。本文就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進行了如下方面的研究:第一,概述了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的基本主張。根據(jù)五四時期“科學救國論”者的不同論點,概述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的基本主張有:科學知識救國論、科學技術救國論、科學教育救國論、科學方法救國論和科學精神救國論等。第二,剖析了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的形成原因。認為五四時期動蕩不安的政局是思潮形成的社會背景,民族資產(chǎn)階級的成長壯大是思潮形成的階級基礎,先前科學救國思想的影響是思潮形成的歷史原因,西方進化論在中國的流行是思潮形成的理論淵源,近代西方科技強國的情勢是思潮形成的外在條件。第三,理析了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的基本特征。認為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具有進步性、啟蒙性、改良性和社會性的基本特征。第四,評述了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的歷史地位。認為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推進了救亡圖存運...
【文章來源】:湖南科技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緣由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
1.3 選題意義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的基本主張
2.1 科學知識救國論
2.2 科學技術救國論
2.3 科學教育救國論
2.4 科學方法救國論
2.5 科學精神救國論
第三章 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的主要成因
3.1 五四時期動蕩不安的政局是思潮形成的社會背景
3.2 民族資產(chǎn)階級的成長壯大是思潮形成的階級基礎
3.3 先前科學救國思想的影響是思潮形成的歷史成因
3.4 西方進化論在中國的流行是思潮形成的理論淵源
3.5 近代西方科技強國的情勢是思潮形成的外在條件
第四章 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的基本特征
4.1 進步性
4.2 啟蒙性
4.3 改良性
4.4 社會性
第五章 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的歷史評價
5.1 推進了救亡圖存運動的發(fā)展
5.2 牽動了科學教育事業(yè)的進步
5.3 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5.4 促進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5.5 催生了對現(xiàn)代性問題的審視
5.6 走向了最終失敗的無言結局
第六章 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的現(xiàn)實啟示
6.1 必須重視科學技術在強國興邦中的作用
6.2 必須重視科學精神在科學發(fā)展中的價值
6.3 必須重視科學教育在科學發(fā)展中的地位
6.4 必須營造促進科學技術發(fā)展的良好氛圍
6.5 必須始終堅持黨對科技發(fā)展的政治領導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A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附錄B 攻讀學位期間論文獲獎情況
附錄C 攻讀學位期間課題著作研究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科學是推動科學發(fā)展的根本動力——兼析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J]. 謝美航. 湖南行政學院學報. 2009(03)
[2]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的現(xiàn)代性問題研究[J]. 謝美航,廖和平.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2)
[3]任鴻雋科學救國思想初探[J]. 侯春燕.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6)
[4]“科學救國”思潮考略[J]. 王蔚. 船山學刊. 2006(03)
[5]學術不端:從自然科學想到社會科學[J]. 龔育之. 科學與無神論. 2006(03)
[6]論五四時期的科學教育思潮[J]. 邱若宏. 大學教育科學. 2005(04)
[7]論教育現(xiàn)代化與科學精神的彰顯[J]. 李玉恒.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3)
[8]論科學救國思想的發(fā)軔及意義[J]. 王德春. 湖北社會科學. 2005(05)
[9]試論任鴻雋的科學觀——評《科學救國之夢——任鴻雋文存》[J]. 杜揚. 中國科技史雜志. 2005(01)
[10]“科學救國論”的特征及現(xiàn)代價值——以20世紀30年代科學化運動為例[J]. 賈曉慧. 科學技術與辯證法. 2005(01)
本文編號:3313603
【文章來源】:湖南科技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緣由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
1.3 選題意義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的基本主張
2.1 科學知識救國論
2.2 科學技術救國論
2.3 科學教育救國論
2.4 科學方法救國論
2.5 科學精神救國論
第三章 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的主要成因
3.1 五四時期動蕩不安的政局是思潮形成的社會背景
3.2 民族資產(chǎn)階級的成長壯大是思潮形成的階級基礎
3.3 先前科學救國思想的影響是思潮形成的歷史成因
3.4 西方進化論在中國的流行是思潮形成的理論淵源
3.5 近代西方科技強國的情勢是思潮形成的外在條件
第四章 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的基本特征
4.1 進步性
4.2 啟蒙性
4.3 改良性
4.4 社會性
第五章 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的歷史評價
5.1 推進了救亡圖存運動的發(fā)展
5.2 牽動了科學教育事業(yè)的進步
5.3 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5.4 促進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5.5 催生了對現(xiàn)代性問題的審視
5.6 走向了最終失敗的無言結局
第六章 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的現(xiàn)實啟示
6.1 必須重視科學技術在強國興邦中的作用
6.2 必須重視科學精神在科學發(fā)展中的價值
6.3 必須重視科學教育在科學發(fā)展中的地位
6.4 必須營造促進科學技術發(fā)展的良好氛圍
6.5 必須始終堅持黨對科技發(fā)展的政治領導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A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附錄B 攻讀學位期間論文獲獎情況
附錄C 攻讀學位期間課題著作研究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科學是推動科學發(fā)展的根本動力——兼析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J]. 謝美航. 湖南行政學院學報. 2009(03)
[2]五四時期“科學救國”思潮的現(xiàn)代性問題研究[J]. 謝美航,廖和平.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2)
[3]任鴻雋科學救國思想初探[J]. 侯春燕.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6)
[4]“科學救國”思潮考略[J]. 王蔚. 船山學刊. 2006(03)
[5]學術不端:從自然科學想到社會科學[J]. 龔育之. 科學與無神論. 2006(03)
[6]論五四時期的科學教育思潮[J]. 邱若宏. 大學教育科學. 2005(04)
[7]論教育現(xiàn)代化與科學精神的彰顯[J]. 李玉恒.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3)
[8]論科學救國思想的發(fā)軔及意義[J]. 王德春. 湖北社會科學. 2005(05)
[9]試論任鴻雋的科學觀——評《科學救國之夢——任鴻雋文存》[J]. 杜揚. 中國科技史雜志. 2005(01)
[10]“科學救國論”的特征及現(xiàn)代價值——以20世紀30年代科學化運動為例[J]. 賈曉慧. 科學技術與辯證法. 2005(01)
本文編號:33136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313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