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價波動與晚清貨幣演變
發(fā)布時間:2021-06-11 02:28
銀價波動是晚清貨幣問題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在國內表現(xiàn)為銀錢比價的波動,國際上則表現(xiàn)為金銀比價的波動。銀錢并行是晚清貨幣流通的主要特點,但是流通中的銀錢貨幣之間并沒有法定比價關系,其比價由其所含實際金屬價值決定。因而各種貨幣之間的比價混亂,先是“銀貴錢賤”,鑄錢虧本,各鑄幣廠制錢停鑄或減鑄,制錢制度面臨危機。而大錢鑄造和鈔票發(fā)行使貨幣更加混亂,制錢制度危機加劇。后來國際銀價下跌,大量白銀流入中國,銅價上漲,鑄造制錢仍然虧本,全國性的“錢荒”出現(xiàn),清廷規(guī)復制錢的努力失敗,制錢制度危機進一步加劇。外國銀元的流通為自鑄銀元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樣本,大量白銀流入中國則為自鑄銀元奠定了物質基礎,自鑄銀元讓使用繁復的銀兩制度陷入困境。為了挽救“錢荒”而出現(xiàn)的銅元,更是完全替代了制錢,制錢制度成為歷史。最后,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際銀價暴跌,中國在償還各種借款和戰(zhàn)爭賠款過程中背負著巨大的“鎊虧”,迫使清政府從幣制上進行根本變革,而最后出臺的《幣制則例》未及實施,大清王朝已經(jīng)覆亡。晚清貨幣變革為民國時期的貨幣改革奠定了基礎,民國時的《國幣條例》和其后完成銀元本位制度的“廢兩改元”都是在《幣制則例》的基礎上加以完善...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9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附表目錄
緒論
一、學術史回顧
1、關于中國近代貨幣史研究
2、關于中國近代銀價和銀錢比價的研究
3、關于晚清幣制變遷的研究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制錢制度的危機
第一節(jié) 銀錢并用的貨幣體制
一、銀錢并用是晚清貨幣體制的主要特點
二、制錢為重是晚清貨幣流通的重要表現(xiàn)
第二節(jié) 銀貴錢賤的沖擊
一、道咸年間的銀貴錢賤
二、各省制錢的停鑄、減鑄
第三節(jié) 咸豐大錢與制錢制度危機
一、大錢的出籠與停鑄
二、制錢制度的深刻危機
第四節(jié) 規(guī)復制錢的失敗
一、遍及全國的錢荒
二、光緒朝規(guī)復制錢的努力
三、銅元鑄造加深了幣制的混亂
第二章 銀價暴跌與銀兩制度的危機
第一節(jié) 國際銀價的下跌
一、跌跌不休的國際白銀價格
二、銀價下跌原因分析
三、銀價下跌迫使清政府貨幣制度變革
第二節(jié) 銀兩制度的危機
一、自鑄銀元的歷程
二、自鑄銀元的余利與濫鑄
第三章 走上幣制改革之路
第一節(jié) 統(tǒng)一貨幣鑄造權和紙幣發(fā)行權
一、造幣總廠建立,統(tǒng)一貨幣鑄造
二、大清戶部銀行建立,統(tǒng)一紙幣發(fā)行
第二節(jié) 制度變遷與銀元本位幣制方案出臺
一、本位貨幣與貨幣單位的爭論——金銀本位與兩元之爭
二、《幣制則例》頒布——中國近代貨幣體制的初步形成
三、《幣制則例》——備受關注的幣制改革綱要
結語
附錄:大清厘定國幣則例(1910)
參考文獻
一、文獻史料
二、著作
三、論文
四、報刊雜志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清朝紙幣的發(fā)行與流通[J]. 李躍. 東方博物. 2006(04)
[2]林則徐關于“銀貴錢賤”的認識與困惑[J]. 王宏斌. 史學月刊. 2006(09)
[3]精琪的幣制改革方案與晚清幣制問題[J]. 丘凡真. 近代史研究. 2005(03)
[4]論我國現(xiàn)代貨幣單位“元、角、分”體系的確立[J]. 張寧. 史學月刊. 2005(02)
[5]從束鹿縣張氏家族契約文書看清代直隸農村的銀錢流通[J]. 張玉. 中國農史. 2005(01)
[6]論晚清貨幣制度的誘致性變遷[J]. 張寧. 江漢論壇. 2003(04)
[7]近代中國貨幣的統(tǒng)一進程[J]. 馮郁. 史學月刊. 2002(08)
[8]19世紀初期清代銅錢產量與當時銀貴錢賤關系的考察[J]. 王德泰.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 2002(01)
[9]清道光末年“銀貴錢賤”加劇原因探析[J]. 楊勝勇. 學術探索. 2001(04)
[10]晚清財政與經(jīng)濟變遷[J]. 周育民. 上海行政學院學報. 2001(01)
本文編號:3223620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9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附表目錄
緒論
一、學術史回顧
1、關于中國近代貨幣史研究
2、關于中國近代銀價和銀錢比價的研究
3、關于晚清幣制變遷的研究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制錢制度的危機
第一節(jié) 銀錢并用的貨幣體制
一、銀錢并用是晚清貨幣體制的主要特點
二、制錢為重是晚清貨幣流通的重要表現(xiàn)
第二節(jié) 銀貴錢賤的沖擊
一、道咸年間的銀貴錢賤
二、各省制錢的停鑄、減鑄
第三節(jié) 咸豐大錢與制錢制度危機
一、大錢的出籠與停鑄
二、制錢制度的深刻危機
第四節(jié) 規(guī)復制錢的失敗
一、遍及全國的錢荒
二、光緒朝規(guī)復制錢的努力
三、銅元鑄造加深了幣制的混亂
第二章 銀價暴跌與銀兩制度的危機
第一節(jié) 國際銀價的下跌
一、跌跌不休的國際白銀價格
二、銀價下跌原因分析
三、銀價下跌迫使清政府貨幣制度變革
第二節(jié) 銀兩制度的危機
一、自鑄銀元的歷程
二、自鑄銀元的余利與濫鑄
第三章 走上幣制改革之路
第一節(jié) 統(tǒng)一貨幣鑄造權和紙幣發(fā)行權
一、造幣總廠建立,統(tǒng)一貨幣鑄造
二、大清戶部銀行建立,統(tǒng)一紙幣發(fā)行
第二節(jié) 制度變遷與銀元本位幣制方案出臺
一、本位貨幣與貨幣單位的爭論——金銀本位與兩元之爭
二、《幣制則例》頒布——中國近代貨幣體制的初步形成
三、《幣制則例》——備受關注的幣制改革綱要
結語
附錄:大清厘定國幣則例(1910)
參考文獻
一、文獻史料
二、著作
三、論文
四、報刊雜志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清朝紙幣的發(fā)行與流通[J]. 李躍. 東方博物. 2006(04)
[2]林則徐關于“銀貴錢賤”的認識與困惑[J]. 王宏斌. 史學月刊. 2006(09)
[3]精琪的幣制改革方案與晚清幣制問題[J]. 丘凡真. 近代史研究. 2005(03)
[4]論我國現(xiàn)代貨幣單位“元、角、分”體系的確立[J]. 張寧. 史學月刊. 2005(02)
[5]從束鹿縣張氏家族契約文書看清代直隸農村的銀錢流通[J]. 張玉. 中國農史. 2005(01)
[6]論晚清貨幣制度的誘致性變遷[J]. 張寧. 江漢論壇. 2003(04)
[7]近代中國貨幣的統(tǒng)一進程[J]. 馮郁. 史學月刊. 2002(08)
[8]19世紀初期清代銅錢產量與當時銀貴錢賤關系的考察[J]. 王德泰.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 2002(01)
[9]清道光末年“銀貴錢賤”加劇原因探析[J]. 楊勝勇. 學術探索. 2001(04)
[10]晚清財政與經(jīng)濟變遷[J]. 周育民. 上海行政學院學報. 2001(01)
本文編號:32236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223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