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的價值傳統(tǒng)考察
發(fā)布時間:2020-07-17 14:23
【摘要】: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繼承和發(fā)揚一切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所以我們有必要弘揚五四新文化的價值傳統(tǒng)。對五四新文化的價值傳統(tǒng)考察,可以作為現(xiàn)實的一種折射。它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歷史底蘊,還可以作為我們時代進步的精神引擎。鑒于此,本文整合并系統(tǒng)地梳理了五四新文化的傳播后果及開創(chuàng)性意義的研究成果?偨Y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的經驗教訓,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希望有建設性的意義。 本文主要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的三次思想解放運動背景作了一個分析,即主要對五四新文化批判封建舊文化,開辟了中國人思想解放的道路進行了闡釋。人類社會總是在不斷的破除舊思想、樹立新思想即不斷解放思想的過程中前進的。中國近代以來,經歷了三次比較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五四時期打破對孔學的千年教條,形成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延安時期打破對馬列的教條,形成第二次思想解放。改革開放打破對傳統(tǒng)社會主義的教條,形成第三次思想解放。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是三個思想解放的根本目的,它們?yōu)楦鱾時期的社會生活實踐奠定了思想基礎,也為本文后面寫作、展開起到了思想引導、提綱挈領的作用。 第二部分主要從民主方面進行了闡釋,即五四新文化擁護德先生(民主),開啟了中國漫長的人權革命。這部分分階段闡釋了各個時期民主內容和形式的不同。五四時期引進民主,激揚人權;延安時期實行民主,宣傳人權;文革時期破壞民主,踐踏人權;改革開放新時期基于文革的教訓提出了重建民主,保護人權。這部分為本文后面闡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奠定了基礎。 第三部分主要從科學方面進行闡釋,即詳細探究了五四新文化擁護賽先生(科學),開創(chuàng)了中國持續(xù)至今的科技革命內容。這部分首先對五四時期對科學理念的傳播和認知進行了分析。其次對五四百年來西學東漸,實現(xiàn)工業(yè)化和科學技術現(xiàn)代化成為先進的中國人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進行了分析,主要從建國到文革恢復這段時期黨和國家對待科學的指導思想和方針政策的變化來進行論述。這部分為本文后面闡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奠定了基礎。 第四部分主要從哲學方法上、思維形式等方面來進行闡釋,這是本論文的難點所在,即五四新文化人激情燃燒否定舊文化,也使中國人開始垂棄中庸,一度形成兩極對立的斗爭哲學,但也導致了今天和諧哲學的誕生。它首先從五四時期否定舊文化的效果----革命政治激進和中庸哲學丟失進行論述。其次從五四以來主義對立,階級抗衡,兩極思維的形成進行了闡釋,再次五四以后,中國漫長的革命歷程,使初期執(zhí)政者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習慣于從對立和斗爭的視角思考問題,擅長于斗爭哲學,以至于在社會已經質變,對抗性矛盾基本消失的新中國新社會仍然奉行斗爭哲學,而世代呼喚和諧哲學成為當今主流。 第五部分主要是在前面論述的基礎上,提出了弘揚五四新文化的價值傳統(tǒng),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新文化的措施和步驟。這也是本論文的重點所在。其具體措施和步驟如下:第一: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應繼續(xù)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第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應充分吸收五四新文化科學與民主的思想;第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應正確處理傳統(tǒng)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第四: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應建立開放的多元的文化體系。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K261.1
本文編號:2759551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K261.1
【引證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彥秋;五四道德革命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侯瑞銳;五四時期女性倫理思想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晶;陳獨秀的文化思想研究[D];渤海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7595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759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