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鈞民族主義思想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0-03-31 20:00
【摘要】: 李烈鈞是近代風云人物,對中國民主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學術界也是對其關注頗多。然李烈鈞形象往往都以軍事家或政治活動家呈現于史,思想方面較少引起注意,其實李烈鈞一生言與行,明顯透射民族主義的特點和情感。筆者通過對李烈鈞遺存著述、言論、談話以及相關檔案和報紙記載的研讀,追尋其民族主義思想,并對其民族主義思想的形成、內容、特點及意義作一番歷史學探析,以期拋磚引玉。論文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論述了李烈鈞民族主義思想的形成原因和過程。文章認為李烈鈞民族主義思想的形成源于家庭的薰陶及傳統(tǒng)的家國思想;災難深重的民族危機是其民族主義思想形成的現實基礎;留學日本是其民族主義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叱咤風云的革命活動以及孫中山的影響促進了其民族主義思想的成熟。 第二部分論述了李烈鈞民族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文章認為李烈鈞的民族主義思想主要表現為:力求國內及國際各民族平等的平等思想;在中國特定的民族危機情境下,反對外來侵略,積極抵抗外敵的救國思想;為抗日救國而求國內各勢力統(tǒng)一的團結思想;為御侮強國而倡導的民主政治思想。 第三部分論述了李烈鈞民族主義思想的特點。文章認為李烈鈞的民族主義思想極具特色,貫穿于整個革命活動中,是其革命實踐的指導思想,且在實踐中與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緊密結合,形成一個整體。其民族主義思想還突出弘揚民族精神,重視民眾的作用,強調喚醒人民大眾,依靠民眾取得勝利。 第四部分對李烈鈞民族主義思想進行總結評價。文章認為李烈鈞的民族主義思想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符合當時中國革命的實際,是正義的、積極的、進步的。當然,他作為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其民族主義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那個時代和所屬階級的某些局限性。
【學位授予單位】:東華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K258
本文編號:2609512
【學位授予單位】:東華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K25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郭緒印;馮玉祥與李烈鈞的友誼[J];民國檔案;2003年01期
2 王曉榮;李烈鈞與察哈爾抗日[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3 徐輝琪;“九·一八”事變與李烈鈞“開放政權”[J];近代史研究;1992年01期
4 徐輝琪;李烈鈞與“護法各省聯合會議”[J];近代史研究;1994年06期
5 周元高;試評護國戰(zhàn)爭中的李烈鈞[J];史林;1990年03期
6 周元高;論護法運動中的李烈鈞[J];史林;1991年03期
7 李德龍 ,李季仁;試論李烈鈞的教育思想[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2年03期
8 馬戎;關于“民族”定義[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本文編號:26095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609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