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誼雜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3-07 02:45
【摘要】:《正誼雜志》是二次革命后創(chuàng)辦的一份大型綜合性刊物,以促進政治改良、培育社會道德為宗旨。該刊于1914年1月創(chuàng)辦,1915年6月?,共出九期。盡管該刊存在時間較短,但作為當時反對袁世凱的報刊之一,它在反對袁世凱方面是具有代表性的,且在政黨政治宣傳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此外,該刊還對經濟、教育等社會諸方面作了較多的關注,并對當時的中外形勢進行了客觀報道。因此,通過分析這些內容,可以看出此時期《正誼雜志》在反袁及政黨政治宣傳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時有助于解讀袁世凱執(zhí)政時期中國的社會政局。 全文在結構上分為八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對《正誼雜志》的創(chuàng)辦背景、宗旨、撰稿人、經營狀況及停刊原因等方面進行了總體介紹,使人們對該刊的基本狀況有一個整體把握和認識。第二部分首先對民初政黨政治及政黨報刊進行了簡要介紹,接下來重點分析《正誼雜志》的政黨政治思想及其在民初政黨政治宣傳中的地位,為后文作鋪墊。第三部分側重揭批袁世凱及其官僚政客的反動統(tǒng)治,并對袁世凱的賣國罪行進行了大膽揭露,充分體現(xiàn)了該刊的反袁傾向。第四部分系統(tǒng)闡述了《正誼雜志》在中國政治方面的主張,可以看出該刊的這些主張主要是為了限制袁世凱專權。第五部分介紹《正誼雜志》在經濟、教育等社會建設方面的觀點,說明該刊除了對政治問題關注外,對當時的社會建設等問題也有所涉及。第六部分首先對民初道德救亡思潮興起的原因做了探討,接著重點介紹《正誼雜志》的道德救亡思想及其對民初道德墮落的批判,可以看出該刊希望通過培育國民新道德來改良政治、改造社會的目的。第七部分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及中日交涉等問題進行了客觀報道,有助于開闊國人的視野,使人們及時的了解當時的中外局勢,對當時袁世凱專權有更清晰恰當?shù)恼J識。第八部分為文章的結語部分,總結《正誼雜志》在當時的作用和影響。 《正誼雜志》作為二次革命失敗后的一份反對袁世凱的報刊,它一開始就是以反袁的戰(zhàn)斗姿態(tài)登上舞臺的,但基于民初政治的復雜特殊性,他們會根據(jù)與袁斗爭的具體情況而做相應的選擇,因此它反袁不夠徹底,且?guī)в幸欢ǖ木窒扌浴?梢哉f,《正誼雜志》反袁及其對政黨政治思想的宣傳,其目的是為了擴大自己的聲勢,爭取輿論的主導權。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忽略它在當時社會上的地位和作用。它存在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其正處在一個政局混亂、復雜多變的時代,這就使該刊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在當時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因此,我們要以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看待。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K258.9
本文編號:2585280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K258.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劉力;;近代中國報刊輿論的興起及影響——以《申報》與“楊乃武案”為中心的探討[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2 姚琦;民初政黨報刊與政制之爭[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3期
3 張曉輝;李龍;;試析楊永泰的民主共和思想——以《正誼》雜志為考察中心[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4 趙炎才;20世紀11—20年間思想界的一個側面——對民國初期“道德救亡論”的學理解析[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5 徐建生;民初經濟政策評析[J];教學與研究;1994年04期
6 姚琦;民初創(chuàng)辦報刊熱潮評析[J];社會科學研究;1996年06期
7 羅惠縉;;1913年至1914年間的“道德救亡”思想解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8 趙炎才;;民初政治道德建構思想的歷史透視——以《正誼》雜志為中心[J];倫理學研究;2007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偉;《大中華》雜志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2 宮巖;《民權素》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852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585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