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本駐華使領館撤使與情報人員的布留
發(fā)布時間:2019-11-12 08:54
【摘要】: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前一個月,日本在逼迫朝鮮否定與中國宗藩關系的同時,以中國阻礙其實行朝鮮內政改革為辭,開始秘密向奉行中立政策的美國托付撤使后代為保護其在華利益事宜。日本撤使準備雖早,但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本卻等到中國駐日使館發(fā)出撤使照會之后才下達撤使命令,且只準備撤離長江以北的北方各大使領館,試圖以局外中立之名保留上海總領事館及所轄長江以南廣大地區(qū)的日本勢力。后因清政府強烈要求,加上中國民眾群情激憤,在顧慮重重的美國駐華使領館的敦促之下,才不得不撤離所有在華使領人員及重要通商口岸的日本人,但仍用巧妙的辦法在京津、煙臺和上海等地布留情報人員,深入探查威海衛(wèi)、天津、牛莊、山海關、鴨綠江等地軍情政情,為日軍作戰(zhàn)提供便利。隨著三大間諜案告破,美國方面不得不明確其代為保護的權限及性質,潛伏的日本情報人員陸續(xù)回國,回國后繼續(xù)為戰(zhàn)爭推波助瀾。日本撤使實質上是其備戰(zhàn)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日本撤使過程中,中國方面大體本著國際法原則處置,有理有據(jù)。
本文編號:255970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祥誼;趙衛(wèi)正;劉芳;;試析邊防情報人員的心理素質[J];職業(yè)時空;2012年01期
2 ;機智的情報員[J];新青年;1994年09期
3 湯青山;;傳遞諜報的郵票[J];軍事歷史;1984年04期
4 佚名;;蘇聯(lián)間諜打入美國核基地[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2012年05期
5 B·哥爾括依·波里斯科依 ,郭潤璽;二戰(zhàn)中波蘭情報人員索思諾夫斯基[J];呼蘭師專學報;1996年01期
6 ;情報寫在哪里[J];校園文苑;2003年07期
7 邢玲玲;;論明代北邊報警系統(tǒng)中的情報人員[J];安康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8 ;抗日時期中國境內的七種女特務[J];民間傳奇故事(A卷);2009年07期
9 王炳毅;;南京抗日諜報戰(zhàn)[J];文史春秋;2010年05期
10 維多利亞·普里霍季柯;李有觀;;愛好閱讀的普京[J];譯林(文摘版);2008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本版撰稿:新華社記者 鹿永建 李柯勇;他們對炭疽恐慌有先見之明?[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2 周弘強;細節(jié)左右安全[N];中國民航報;2006年
3 ;敘利亞情報人員撤出貝魯特[N];人民日報;2005年
4 馬克;英國防部“砸鍋賣鐵”籌軍費[N];工人日報;2011年
,本文編號:25597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559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