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zhàn)時期后方的獻金運動
發(fā)布時間:2021-03-29 16:09
在為減少政府財政壓力以支持長期抗戰(zhàn)而興起的獻金運動中,后方民眾在物質上貢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精神上鼓舞了前方士氣、并對抗日做了積極地宣傳。國民政府也對這一抗日救亡愛國運動積極提倡與支持。對獻金運動的探討是研究后方全民運動的重要方面,然而對此學術界目前還沒有一個相對詳實的論述。本文擬從獻金的興起背景、發(fā)展過程、組織形式、成就問題、特點影響情況等方面進行考察,以求對抗戰(zhàn)時期后方的獻金運動做一概述。 本文由緒論和正文組成。 緒論簡要介紹了選題緣由、研究綜述及研究方法。 正文由五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探討了抗戰(zhàn)時期后方獻金運動發(fā)生的背景。從隨著戰(zhàn)事深入,國民政府的財政狀況惡化,社會問題加劇和戰(zhàn)時后方基地的形成等方面闡述了進行獻金運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部分按照時間順序和運動開展的情況論述了后方獻金運動的興起與發(fā)展,著重關注國府遷往重慶后以重慶四川為中心的西南后方有計劃、有組織、有政府介入的大規(guī)模捐獻活動。第三部分闡述了獻金運動開展的幾種主要形式和參與組織的政府部門與社會團體,以及獻金的收支管理概況。第四部分總結了獻金運動的成就,分析了影響后方獻金運動發(fā)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國民政府中央和地方制定的一系列有關獻金的規(guī)范規(guī)章制度和社會各界對于獻金運動的宣傳動員和積極支持;也探討了運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如實際操作與政策不符、宣傳的獻金數量與實際數量不符、部分獻金用途不明朗等等。第五部分以探討后方獻金運動的特點和對時局的意義與影響作為總結。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K265
本文編號:2445914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K265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緣由
二、研究現(xiàn)狀
三、概念界定與文獻使用
四、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抗戰(zhàn)后方獻金運動興起的背景
一、戰(zhàn)爭形勢惡化(1931.9.18——1938年底)
二、政府財政困難與社會問題嚴重
三、后方基地的形成
第二章 抗戰(zhàn)后方獻金運動的曲折發(fā)展
一、后方獻金運動的興起
二、后方獻金運動的高漲(1938.10——1941.12)
三、后方獻金運動的相對沉寂(過渡期:1942.1——1944.4)
四、后方獻金運動的再度發(fā)展(1944.4——抗戰(zhàn)勝利)
第三章 抗戰(zhàn)后方獻金運動的形式與組織
一、后方獻金運動的形式
二、后方獻金運動的主要機構及團體
三、后方獻金運動的管理
第四章 抗戰(zhàn)后方獻金運動的成就與問題
一、抗戰(zhàn)后方獻金運動取得的成就
二、后方獻金運動中存在的問題
第五章 抗戰(zhàn)后方獻金運動的特點與影響
一、后方獻金運動的特點
二、后方獻金運動的影響
參考文獻
致謝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屈楊楊;抗戰(zhàn)時期第一次全國生產會議述評[D];西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4459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445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