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偽留日教育政策與管理機構(gòu)述略
[Abstract]: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selection of publicly funded students to Japan and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s staying in Japan at their own expense, the Wang Puppet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in the areas under its control, the North China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It has formulated and promulgated a serie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for studying abroad in Japan, and has established the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Wang Puppet in Japan for academic Affairs, and the Office of the Commissioner for overseas Studies of the North China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n Japan, which manages foreign students in Japan. Japan has also set up an agency to manage Chinese students. The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of Wang pseudo-residence in Japan has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regulating the education of studying in Japan in the rule area of Wang puppet,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also strengthened to a great extent the Japanese puppet's control over the thought and behavior of the students who stayed in Japan.
【作者單位】: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分類號】:K265;G648.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紅;清末山東留日學生與山東辛亥革命[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2 王春南;南京國民政府對抗戰(zhàn)期間留日學生的甄審[J];歷史檔案;1994年01期
3 周孜正;汪偽的留日學生教育[J];抗日戰(zhàn)爭研究;2004年03期
4 王慧;;中國早期留日學生及影響[J];文史月刊;2009年08期
5 桑兵;;留日學生發(fā)端與甲午戰(zhàn)后的中日關(guān)系[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6年04期
6 金安平;近代留日學生與中國早期共產(chǎn)主義運動[J];近代史研究;1990年02期
7 趙冬,邢潤川;清末民初中國留日學生的科技活動及其影響[J];科學技術(shù)與辯證法;2003年05期
8 楊東明,紀昌和;試論留日學生與中國的近代化[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9 周立英;;留日教官與云南陸軍講武堂[J];學術(shù)探索;2011年01期
10 姚誠;;辛亥革命中的留日學生[J];文化交流;2011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何揚鳴;;浙江早期留日學生述略[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李喜所;;辛亥革命前的留日學生運動[A];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上)[C];1981年
3 徐志民;;大正中后期日本政府改善中國留日學生政策探析(1918~1926)[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shù)論壇(2008年卷)[C];2009年
4 戴學稷;;清末留日熱潮與辛亥革命[A];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上)[C];1981年
5 張元隆;;辛亥時期江浙留日學界對近代國家觀念的播揚[A];近代中國(第十四輯)[C];2004年
6 劉功君;;晚清留日經(jīng)費的籌付與管理[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學教育、教會教育等)[C];2009年
7 邵宗海;白中t+;;同盟會成立時知識分子對孫中山態(tài)度的轉(zhuǎn)折[A];近代中國(第十六輯)[C];2006年
8 詹遜;;中國留日學運與辛亥革命之關(guān)系[A];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下)[C];1981年
9 陳絳;;堅韌不拔、光明磊落的宋教仁[A];近代中國(第十三輯)[C];2003年
10 劉遐齡;;同盟會與華興會的淵源——孫黃交誼安危甘苦十一年[A];近代中國(第十六輯)[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敏;回眸近代留日潮[N];團結(jié)報;2011年
2 演講人 王曉秋;辛亥革命與留日學生[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3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 顏軍;留日學生同鄉(xiāng)會與清末變革[N];光明日報;2009年
4 馬連儒;王希天思想發(fā)展和救國道路的歷史價值芻議[N];協(xié)商新報;2006年
5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雷頤;清廷“制造”的革命黨[N];經(jīng)濟觀察報;2008年
6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 中外關(guān)系史研究所所長 全國政協(xié)委員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 中國中日關(guān)系史學會副會長 王曉秋;清末為何出現(xiàn)留日熱潮[N];中國文化報;2009年
7 屠亞芳;嘉興名人與百年前的留學潮[N];嘉興日報;2005年
8 沈潔;讀書看報是如何觸發(fā)革命的?[N];東方早報;2011年
9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劉志強 副教授 王瑞華;中國留學生與辛亥革命后的社會進步[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10 羅韋;開通風氣 以期自強[N];中國民族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樊國福;留日學生與直隸省教育近代化(1896-1928)[D];河北大學;2012年
2 劉學兵;王希天生平與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呂順長;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之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4 李鵬;建國初期留蘇運動的歷史考察[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潘喜顏;清末歷史譯著研究(1901-1911)[D];復(fù)旦大學;2011年
6 劉訓華;清末浙江學生群體與近代中國[D];上海大學;2010年
7 莊和灝;法國人視域下的清末變局與列強應(yīng)變[D];浙江大學;2012年
8 王紅軍;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黃遠生[D];復(fù)旦大學;2010年
9 董說平;晚清時期日文史書在中國的翻譯與傳播[D];北京師范大學;2004年
10 王宇;清末十年滿漢關(guān)系研究(1901-1911)[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丹;五四時期留日學生愛國運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王玖玖;民國時期山東留日學生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3 張金蓮;走出夔門——論清末四川留日學生[D];西北大學;2003年
4 王勇;日俄戰(zhàn)爭前后留日學生心態(tài)變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孫燕;留日學生與清末立憲運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姚媛;民國時期浙籍留日學生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2年
7 羅娜;留日學生與中日山東問題交涉[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8 楊真珍;清末留日學生與中國教育近代化[D];西南大學;2007年
9 牟永如;清末社會調(diào)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10 袁愷澤;清末河南留日學生與《中國新女界雜志》[D];鄭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3862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38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