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中的分歧:馬嘉理案交涉再研究
本文選題:馬嘉理案 + 威妥瑪 ; 參考:《史學集刊》2014年04期
【摘要】:19世紀中后期中英之間圍繞馬嘉理案的談判充滿波折。威妥瑪與英國外交部及英印政府、威妥瑪與赫德、英國與其他列強、李鴻章與總理衙門在一些具體問題上的意見紛爭與歧異,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案件的交涉進程與最終走向。通過對這些表象的分析,可以幫助觀察當時中外交往中一些隱微的層面。
[Abstract]:The negotiations over the Magari case between China and Britain in the mid-19 th century were full of twists and turns. The disput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Wade and the British Foreign Office and the British and Indian governments, Wade and Hurd, Britain and other powers, Li Hongzhang and the Prime Minister Yamen on some specific issues have affected the negotiation process and the final trend of the case to varying degre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appearances, we can help to observe some subtle aspect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ommunication at that time.
【作者單位】: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分類號】:K25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屈春海;倪曉一;;馬嘉理被殺案件的審理[J];歷史檔案;2007年04期
2 朱昭華;;馬嘉理案與中國西南陸路貿(mào)易通道[J];蘭州學刊;2008年12期
3 郭大松;滇案議[J];山東社會科學;1994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東,鮮于浩;中法戰(zhàn)爭緣起再探[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2 何新華,王小紅;1840—1860年間清政府三種外交體系分析[J];安徽史學;2003年05期
3 李峰;曾紀澤與中法戰(zhàn)爭時期的英國調停[J];安徽史學;2004年03期
4 吳臣輝;;試論晚清民國時期僑商對騰沖現(xiàn)代化的影響[J];保山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5 李麗杰;;清末外務部的歷史作用評價[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8期
6 崔海丹;;論中國近代化歷程中的李鴻章[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0年12期
7 黃偉;;論馬嘉理案與中英《煙臺條約》[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0年12期
8 李峰;論越南問題與中法戰(zhàn)爭的歷史背景[J];常熟高專學報;2003年03期
9 周輝湘;李鴻章和張之洞與近代中國鐵路建設論略[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10 李蕓;;曾國藩、曾紀澤父子日本觀之比較研究[J];船山學刊;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易惠莉;;近代企業(yè)制度和企業(yè)家精神建立之困境——以招商局并購旗昌輪船公司為個案考察[A];近代中國(第二十輯)[C];2010年
2 謝本書;;抗戰(zhàn)時期云南現(xiàn)代化進程的重要階段[A];中華民族的抗爭與復興——第一、二屆海峽兩岸抗日戰(zhàn)爭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傳清;赫德對晚清中國社會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瑛;李鴻章與晚清條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謝建美;晚清政府主和派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楊梅;近代西方人在云南的探查活動及其著述[D];云南大學;2011年
5 王志強;李鴻章對越南問題的認識與策略研究(1881-1886)[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呂鐵貞;晚清涉外經(jīng)濟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7 劉利民;中國近代領水主權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戴銀鳳;莫理循的中國觀(1897-1911)[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趙廣軍;西教知識的傳播與晚清士流[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10 張金紅;胡約翰與福建安立甘會研究:1862-1915[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紅英;李鴻章實業(yè)教育思想及其對當前高職教育的啟示[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2 馮誠誠;明清家訓歷史教育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3 童f 皓;試析中法戰(zhàn)爭之“乘勝即收”[D];南京大學;2011年
4 楊陽;清末商約談判[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袁森;甲午戰(zhàn)爭后英國在華外交政策的轉變(1895-1905)[D];蘇州大學;2011年
6 張珊珊;論赫德在晚清四大借款中的作用(1894-1898)[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周蘭蘭;兩江總督時期的曾國荃[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何東;李鴻章與中法戰(zhàn)爭[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9 賀(王爭);“琉球事件”中的中國社會關于宗藩體制的輿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魏飛;同治八年中英新修條約與中英關系[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偉;;論馬嘉理案與中英《煙臺條約》[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0年12期
2 王慶成;;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對中西關系的幾種看法——劍橋大學收藏的曾國藩致威妥瑪書等三種文獻并簡釋[J];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1997年04期
3 趙潤生,趙樹好;威妥瑪與1870-1880年中英教案初探[J];聊城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1期
4 孫春芝;英國公使威妥瑪與天津教案[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5 鄭起東;西方勢力與清廷的改革(1861——1895)[J];貴州社會科學;1994年04期
6 屈春海;倪曉一;;馬嘉理被殺案件的審理[J];歷史檔案;2007年04期
7 睢萌萌;;英國議會文書中的威妥瑪與清廷關于鴉片稅厘的紛爭[J];殷都學刊;2011年02期
8 董方奎;;《局外旁觀論》新議[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3年01期
9 趙潤生,趙樹好;英國與天津教案[J];人文雜志;1997年03期
10 金延銘;;中英《煙臺條約》的動態(tài)審視[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張志勇;;赫德與中英滇案交涉[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6年卷[C];2006年
2 沈呂寧;;沈葆楨與吳淞鐵路[A];沈葆楨生平與思想研究——沈葆楨巡臺13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夏良才;;中國近代化與海關的關系——論中國海關駐倫敦辦事處[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國——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0年
4 鄒小站;;國是、議論、風氣與西學東漸——以洋務時期為例[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7年卷)[C];2007年
5 ;有關馬尾船政與中國電信史料[A];船政文化研究[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雪珥;誰家的走狗[N];中國經(jīng)營報;2010年
2 岳謙厚邋劉潤民 賈亞賓;吳淞鐵路興毀漫議[N];光明日報;2007年
3 王紅續(xù);中國外交從宗藩體制向近代體制的轉型[N];學習時報;2005年
4 孫聞浪;大清國第一任欽差是個美國人[N];中國檔案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曹傳清;赫德對晚清中國社會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方英;李鴻章與滇案交涉[D];安徽大學;2005年
2 楊巍;李鴻章與《煙臺條約》[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秀俊;1874年日本侵臺期間英國的調;顒友芯縖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張尋;沖突與調適[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0900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090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