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與兩江總督關于湖北鹽厘的合作與矛盾
本文選題:張之洞 + 兩江總督; 參考:《鹽業(yè)史研究》2017年01期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與兩江總督曾國荃、劉坤一的有關湖北鹽厘的私下議論的電文,再現(xiàn)張之洞有關湖北鹽政的諸如湖北官運川鹽濟楚、鹽厘抵借洋款、東南互保、鹽斤加價支付庚子賠款等政策出臺的過程。張之洞以湖廣總督的立場,面對清末的財政支出暴增、外國干涉中國財稅主權和中央政府的無理要求等困難,與在傳統(tǒng)鹽政制度上擁有湖廣地區(qū)淮鹽管理權的兩江總督展開了長期的交流,或合作或抵制,一步步強化了湖廣總督的湖北鹽政管理權,弱化并最終無視了兩江總督對湖廣鹽政的傳統(tǒng)的影響力,使得中國傳統(tǒng)鹽政制度中的銷岸制實質(zhì)上瓦解,建立了湖廣總督自主的湖北鹽政體系。確保了湖北洋務等建設的財源,排斥了洋人對鹽政的管理,維護了中國財稅主權和湖北地方財政的有效運轉(zhuǎn),另一方面也呈現(xiàn)了地方長官財權膨脹的現(xiàn)象,弱化了中央集權,開啟了民國時期割據(jù)性地方財稅自主的先聲。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private discussions on Hubei salt by Zhang Zhidong, governor of Huguang, late Qing Dynasty, and Zeng Guoquan and Liu Kunyi, governors of Liangjiang, this paper reproduces Zhang Zhidong's views on Hubei salt politics, such as the official transportation of Sichuan and Yanji Chu by Hubei officials, and the borrowing of salt from foreign countries. Southeast mutual protection, salt jin price increase to pay Boxer compensation policy issued process. Taking the position of the Governor of Huguang, Zhang Zhidong faced difficulties such as the sharp increase in fiscal expenditur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foreign interference in China's fiscal sovereignty and unreasonable demand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the traditional salt management system, the governor of Huiguang area had a long-term exchange, cooperation or boycott, which strengthened the Hubei salt management power of Huguang Governor step by step. Weakening and finally igno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Governor of the two Rivers on the traditional salt policy of Huguang, the system of disappearing the bank in the traditional salt system of China was actually disintegrated, and the Hubei salt policy system of Huguang Governor's autonomy was established. It has ensured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ign affairs in Hubei, rejected the management of salt administration by foreigners, safeguarded China's fiscal and taxation sovereignty and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local finance in Hubei,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presented the phenomenon of the expansion of local governors' financial power and weakened the centralization of power. Opened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of local fiscal autonomy of the first voice.
【作者單位】: 名古屋大學;
【分類號】:K2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戴海斌;;試析1900年“東南互!敝械膸讉問題[J];歷史檔案;2014年01期
2 吳劍杰;;張之洞與《辛丑條約》簽訂后的商約談判——以“裁厘加稅”為例[J];中國經(jīng)濟與社會史評論;2012年00期
3 黃國信;從“川鹽濟楚”到“淮川分界”──中國近代鹽政史的一個側(cè)面[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4 周育民;晚清加稅裁厘交涉案初探[J];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1988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凱凱;;清代巴縣的食鹽貿(mào)易與鹽法變遷[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4期
2 謝祺;;張之洞與兩江總督關于湖北鹽厘的合作與矛盾[J];鹽業(yè)史研究;2017年01期
3 崔志海;任智勇;顧建娣;張海榮;;2014年晚清政治史研究綜述[J];近代史學刊;2016年01期
4 徐笑運;;庚子事變中權臣“矯詔”說辨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4期
5 羅成華;劉安全;;鹽業(yè)史研究視角與方法流變[J];貴州社會科學;2014年03期
6 侯鵬;;晚清浙江茶葉市場與厘金征收[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7 侯鵬;;晚清浙江棉花市場與厘金征收[J];蘭州學刊;2013年05期
8 廖聲豐;顧良輝;;百年來厘金研究述評[J];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2012年04期
9 倪玉平;;權宜的妥協(xié):“川鹽濟楚”研究[J];鹽業(yè)史研究;2009年03期
10 徐彥玲;;曾國藩規(guī)復淮鹽引地思想探析[J];新學術;2008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戴海斌;;“誤國之忠臣”?——再論庚子事變中的李秉衡[J];清史研究;2011年03期
2 王瑞成;鹽都基本特征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4年03期
3 陳鋒;清代兩湖市場與四川鹽業(yè)的盛衰[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3期
4 魯子健;川鹽濟楚與四川鹽業(yè)的發(fā)展[J];社會科學研究;1984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志東;;近代山東鹽政的二重性評析[J];東岳論叢;2008年02期
2 何亮;;清末鹽政改革——以中央與各省關系為視角[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09年04期
3 曹愛生;;古代兩淮鹽政中的“河工”[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4 林永匡;;清初的山東運司鹽政[J];山東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04期
5 張篤勤;從林則徐在兩湖的鹽政改革看其鹽政思想[J];求索;1989年02期
6 張篤勤;林則徐在兩湖的鹽政改革[J];鹽業(yè)史研究;1989年03期
7 鄭海峰 ,王力平;唐后期鹽政的演變與鹽商勢力的消長[J];鹽業(yè)史研究;1989年04期
8 方一清;陶澍與兩淮鹽政改革[J];鹽業(yè)史研究;1989年04期
9 孫晉浩;;清代鹽政專商制的危機與改革[J];晉陽學刊;1989年03期
10 吳澤霖;國民黨入川統(tǒng)一鹽政的經(jīng)過[J];鹽業(yè)史研究;199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晉浩;;徐繼ul的鹽政思想[A];2010年三晉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潘小林;;建設學習型鹽政隊伍的思考[A];浙江省鹽學會成立大會學術交流文集[C];2004年
3 王紅;;韓文鹽政思想簡論[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二輯)[C];2007年
4 任桂園;;隋唐五代鹽政與三峽鹽業(yè)[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一輯)[C];2005年
5 汪圣鐸;郭蘭;;南宋后期鹽政考論[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一輯)[C];2005年
6 趙小平;;清代云南鹽政探析[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六輯)[C];2013年
7 陳小玉;;邊界山區(qū)小縣鹽業(yè)市場現(xiàn)狀及鹽政管理對策探索[A];浙江省鹽學會第四屆學術研討會學術交流論文集[C];2007年
8 劉經(jīng)華;;關于中國早期鹽務現(xiàn)代化的幾個問題[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一輯)[C];2005年
9 孫麗萍;王勇紅;;清代河東鹽“課歸地丁”改革的新制度經(jīng)濟學分析[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四輯)——回顧與展望:中國鹽業(yè)體制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戢逢健;;誓灑熱血保專營[A];2004鄂鹽研究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書印 張慶雷;市鹽業(yè)管理局著力強化鹽政所建設[N];商丘日報;2006年
2 記者 譚紹軍 通訊員 劉燦玲;我市鹽政管理經(jīng)驗全省推介[N];益陽日報;2007年
3 連云港市鹽務局 徐軍;應對鹽業(yè)新形勢 提升鹽政管理水平[N];江蘇經(jīng)濟報;2009年
4 金常勝;無錫加強鹽政管理扎實有效[N];江蘇經(jīng)濟報;2004年
5 王志法;蘇州鹽政管理扎實有效[N];江蘇經(jīng)濟報;2004年
6 尹海濱;全省鹽政管理工作會議在寧召開[N];江蘇經(jīng)濟報;2011年
7 記者 常曉蘭;加大鹽政管理力度 維護鹽業(yè)市場秩序[N];甘孜日報(漢文);2008年
8 汝南縣鹽業(yè)管理局 王劍濤;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 切實加強鹽政管理工作[N];駐馬店日報;2009年
9 建湖縣鹽務管理局局長 邱懷川;鹽政管理要注重建立長效機制[N];江蘇經(jīng)濟報;2004年
10 本報記者 郝帥;邢臺鹽政被指與企業(yè)爭利[N];中國企業(yè)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志東;近代山東鹽政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張翠萍;清初“畦歸商種”變革之探析[D];山西大學;2015年
3 馬一平;明代隆慶年間河東鹽政變革的探析[D];山西大學;2014年
4 李孟圓;民國時期安徽的鹽業(yè)研究(1912-1937年)[D];安徽大學;2016年
5 宋豪;西漢鹽政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6 林運立;惠州市鹽務局博羅分局鹽政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研究與分析[D];云南大學;2016年
7 宋佳;1931-1937年青島鹽業(yè)研究[D];青島大學;2016年
8 劉丹;唐代鹽政改革探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9 金偉;民國時期甘肅地區(qū)的鹽政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10 樊磊;民國綏遠地區(qū)鹽政研究(1912-1937)[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7862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1786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