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Literature是怎樣“變成”“文學”的——晚清早期新教來華傳教士的“文學”實踐及評價

發(fā)布時間:2018-01-09 22:33

  本文關鍵詞:Literature是怎樣“變成”“文學”的——晚清早期新教來華傳教士的“文學”實踐及評價 出處:《社會科學》2015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傳教士 Literature 文學


【摘要】:馬禮遜、米憐、麥都思、理雅各等最早一代新教來華傳教士接觸中國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文化探險歷程。當大多數(shù)傳教士最初將注意力集中于宗教領域中的"術語問題"(Term Question)之時,其實他們在中西世俗文化交流領域同樣遭遇到了"術語問題"。當他們面對中國豐富而悠久的文學傳統(tǒng)時,他們習慣性地使用了英語中的Literature,來描述并論述中國"文學"。而其實從一開始,西方的Literature與中國的"詩文"為中心的傳統(tǒng)就不是可以簡單替換的完全對等概念。而在此語境中傳教士們所生成的最早一批中西跨文學交流的文本成果,亦大多帶有文獻文本的性質。但又恰恰是這些傳教士的文學與文化探險,開創(chuàng)了中西之間文學交流的先河,并最終讓西方的Literature,成為了中國的"文學"。
[Abstract]:Morrison, Matus, Milne, the process of first generation Legg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Chinese contact, is actually a cultural adventure. When the term most missionaries initially focused on the field of religion "(Term Question) when they i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secular culture field encounter the term" problem ". When they face Chinese long and rich literary tradition, they used Literature in English, to describe and discuss Chinese" Literature ". But from the beginning, the western Literature and China" poetry "as the center of the traditional can not simply replace the concept of equivalence. The missionar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batch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ry exchange cross text results, mostly with the nature of literature text. But it is precisely these missionaries and Literature The cultural expedition pioneered the literary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nd finally made the Literature of the West China's "Literature".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中文系;
【分類號】:K252;H315.9
【正文快照】: 1900年,在《中國文學史》(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①一書出版之前,翟理思(Herbert A.Giles,1845-1935)于其序言開篇旗幟鮮明地聲稱:“此書乃迄今為止所見任何語言之中一一包括中文——第一次試圖撰寫而成的一部中國文學史著作!钡岳硭嫉膶W術身份(劍橋大學中文系教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段懷清;;晚清新教來華傳教士語境中的Literature概念——以馬禮遜的《華英字典》為中心[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

2 段懷清;;西方文學還是西學?——王韜的經(jīng)驗及其評價[J];文藝理論研究;2015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段懷清;;晚清新教來華傳教士語境中的Literature概念——以馬禮遜的《華英字典》為中心[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

2 鄭海娟;;圣經(jīng)漢譯與修辭三體[J];圣經(jīng)文學研究;2014年02期

3 狄霞晨;;新教傳教士與中國近代文學語言[J];中國比較文學;2014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西平;;清代來華傳教士馬若瑟研究[J];清史研究;2009年02期

2 許序雅;來華傳教士對中西封建社會產(chǎn)生的不同影響及其原因[J];浙江師大學報;1993年01期

3 趙慧峰;近代來華傳教士的文化效應[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4 楊齊福;近代來華傳教士對科舉制度的反思與批判[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5 王海鵬;;近代來華傳教士關注中國社會風俗原因初探[J];唐都學刊;2009年05期

6 王海鵬;;論近代來華傳教士的中國風俗觀[J];唐都學刊;2012年04期

7 陸耿;;早期來華傳教士中國文化觀[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8 侯強;;清末朝野及來華傳教士對涉外版權保護的認知與舉措[J];寧夏社會科學;2011年05期

9 任燕;;淺談近代來華傳教士對中國的貢獻[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10 吳澤慶;;家與墻:一位美國來華傳教士的困境[J];世界文學評論;2007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加拿大拉瓦爾大學歷史系 李晟文;加拿大來華傳教士與中加文化交流[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龔穎;明末清初與晚清時期來華傳教士角色變化之探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2年

2 周曉玲;近代來華傳教士報刊與中國女性觀念啟蒙[D];遼寧大學;2011年

3 鄧云;來華傳教士與近代煙臺社會變遷[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4 毛逸云;來華傳教士在“丁戊奇荒”中的賑濟事業(yè)[D];河北大學;2007年

5 熊偉;來華傳教士媒介使用研究(1565-1912)[D];湖南大學;2014年

6 劉同賽;近代來華傳教士對中國古典文學的譯介研究[D];濟南大學;2014年

,

本文編號:140282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140282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19d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