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近代上海對外貿易中心的形成——以戰(zhàn)爭契機與口岸制度為視角
本文關鍵詞:論近代上海對外貿易中心的形成——以戰(zhàn)爭契機與口岸制度為視角
【摘要】:一些研究者認為,"五口通商"以后,上海迅速取代廣州成為新的對外貿易中心。該文指出,相較于上海的外貿增長,至太平天國初期,廣州依然是中國的對外貿易中心。太平天國戰(zhàn)爭打破了傳統(tǒng)貿易格局,以廣州為進出口口岸的東南地區(qū)逐漸取道上海;同時,人口和商業(yè)開始向相對安定的條約口岸上海大規(guī)模集聚,上海對外貿易進一步發(fā)展。1861年漢口和九江開埠后,廣州逐漸失去了其在長江中游地區(qū)的廣闊腹地;而上海取而代之,借助長江流域的豐富物產、繁盛人口和便利交通等優(yōu)勢,形成近代中國的對外貿易中心。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
【基金】:2016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近代中國社會環(huán)境歷史變遷研究”(批準文號:16AZS013)
【分類號】:K25;F752.9
【正文快照】: 一些研究認為,以1842年《南京條約》規(guī)定“五口通商”為契機,上海等其他四口分流了廣州的對外貿易份額;其中,尤以上海發(fā)展迅速,并取代廣州成為新的對外貿易中心。(1)然而,海關報告顯示自“五口通商”至太平天國戰(zhàn)爭初期,廈門、福建和寧波三大通商口岸的對外貿易并無實質性發(fā)展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孫玉琴;簡述近代上海對外貿易中心地位的形成[J];中國經濟史研究;2004年04期
2 ;2008年對外報道線索(九)[J];對外傳播;2008年09期
3 劉強;;冷角落呼喚熱觀眾[J];南風窗;1992年10期
4 鄭麗;;張展欣的百味人生[J];新經濟;2011年07期
5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陳兆豪;中國(福建)對外貿易中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N];國際商報;2009年
2 記者 倪明 通訊員 黃少江;陳建華會見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王志平[N];廣州日報;2012年
3 記者 于毅;廣交會推介會在開羅舉行[N];光明日報;2013年
4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十年磨劍,廣交會爭創(chuàng)世界一流[N];人民日報;2011年
5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抓住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 推動外貿中心轉型升級[N];國際商報;2012年
6 本報記者 林曉曼 林志成 劉偉 通訊員 穗聯(lián)宣;第114屆廣交會今天開幕[N];民營經濟報;2013年
7 皮澤紅;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辦中東市場介紹會[N];中國貿易報;2006年
8 本報記者 秦志剛;1989年 廣交會告別財政撥款[N];國際商報;2008年
9 洪琦邋張瑛;我區(qū)出口超億美元市場將增至四個[N];寧夏日報;2007年
10 畢詩成;“安全的麻煩”與“成長的煩惱”[N];嘉興日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龔欣欣;天津對外貿易中心建設研究分析[D];天津財經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1975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1197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