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儀式與認同:民國時期的孔子誕辰紀念
本文關鍵詞:符號、儀式與認同:民國時期的孔子誕辰紀念
更多相關文章: 陽歷 孔子誕辰 教師節(jié) 南京國民政府 政治認同 文化認同
【摘要】:民國建立之后,政府采用陽歷作為主導的計時體系,孔子誕辰紀念日也被納入其中。特別是南京國民政府建立之后,將孔子誕辰紀念日與"國歷"推行結合起來,重新規(guī)定了孔子誕辰紀念日的儀式,注重闡釋孔子學說與三民主義的密切聯系,彰顯了孔子誕辰紀念日與國民政府統(tǒng)治正當性建構的密切關聯?箲(zhàn)時期,國民政府將教師節(jié)與孔子誕辰紀念日合二為一,力圖擴展傳統(tǒng)思想資源的影響,進而強調文化認同對于民族存亡的重要意義。在民國節(jié)慶體系的建構中,由于孔子誕辰紀念日具有強烈的政治功能與文化意義,因而其蛻變也呈現出與其他紀念日不同的特點。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關鍵詞】: 陽歷 孔子誕辰 教師節(jié) 南京國民政府 政治認同 文化認同
【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清末民初的時間觀念與歷史書寫”(項目編號:2014M561402)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B222.2;K25
【正文快照】: 1相關研究可參見:孔凡嶺:《略論南京政府首次紀念孔子誕辰活動》,《濟南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李俊領:《抗戰(zhàn)時期國民黨與南京國民政府對孔子的祭祀典禮》,《社會科學評論》,2008年第4期;蘇全有,崔海港:《20世紀三四十年代孔誕紀念文論補議》,《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孔凡嶺;略論南京政府首次紀念孔子誕辰活動[J];濟南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2 智利疆;;偽滿洲國的“國家祭祀”及其日本化[J];抗日戰(zhàn)爭研究;2010年01期
3 陳蘊茜;時間、儀式維度中的“總理紀念周"[J];開放時代;2005年04期
4 朱文哲;;從“耶穌”到“公元”:近代中國紀年公理之變遷[J];民俗研究;2012年03期
5 李俊領;;抗戰(zhàn)時期國民黨與南京國民政府對孔子的祭祀典禮[J];社會科學評論;2008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易龍;;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的內在理路——與焦長權先生商榷[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2期
2 陳寶良;;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及其轉向[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3 田志馥;;近二十年孔廟研究成果綜述[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4 胡國勝;;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的紀念活動探析[J];黨史研究與教學;2008年01期
5 羅國輝;邵雍;;略論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孫中山紀念活動[J];廣東社會科學;2011年03期
6 胡俊修;李美佳;;南京國民政府的“雙十”紀念(1927—1937)[J];甘肅社會科學;2011年05期
7 朱文哲;;清末民初的“紀年”變革與國家建構[J];貴州文史叢刊;2011年02期
8 常貴想;;清前期隆祀孔子社會影響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4年04期
9 陳祺;趙建民;李軍科;;長安慈恩園文化景觀規(guī)劃設計探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4年05期
10 楊光東;;社會文化視野下祭孔樂舞的發(fā)展[J];山東工會論壇;201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邢莉;;蒙古族那達慕的人文精神[A];論草原文化(第六輯)[C];2009年
2 羅國輝;邵雍;;略論抗日戰(zhàn)爭時期孫中山的紀念活動[A];生命、知識與文明: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9年
3 黃濤;;保護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遺產與構建和諧社會[A];《民族遺產》(第一輯)[C];2008年
4 張金榮;;清明節(jié)俗在北京城市空間中的變遷分析[A];北京學研究2013:文化·產業(yè)·空間[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俊;信仰播撒與權力博弈[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2 殷慧;朱熹禮學思想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3 孫雪巖;韓國秋夕的文化變遷與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王新民;民間信仰與民眾生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郭輝;民國國家儀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6 孫自儉;民國時期鐵路工人群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7 朱承;超越心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艾萍;變俗與變政[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劉耀春;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城市社會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10 瞿駿;辛亥革命與城市公共空間[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楊;“開國大典”的政治儀式分析[D];河南大學;2011年
2 楊濤;合法性爭奪與民國時期青年節(jié)的演變[D];南京大學;2011年
3 諶德;紀念辛亥革命活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4 周游;國難與國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趙軍;從“保國強種”的體育場到“救亡圖存”的烽火臺—上海公共體育場研究(1917-1949)[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6 向偉;生生不息[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武戰(zhàn)紅;錫尼河布里亞特蒙古族服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邱收;清明節(jié)與中國的民間信仰[D];中南民族大學;2011年
9 徐粉;傳統(tǒng)節(jié)日啟蒙教育對幼兒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10 楊揚;空間、儀式與社會記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培佐;有一種素質叫膽識[J];中國人才;2004年03期
2 ;毛澤東在討論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和國都問題時的發(fā)言(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五日)[J];黨的文獻;2009年05期
3 鄭澤隆;抗戰(zhàn)初期李漢魂在潮汕的守土御敵活動述評[J];廣東史志;2003年01期
4 朱文哲;;清末民初的“紀年”變革與國家建構[J];貴州文史叢刊;2011年02期
5 嚴昌洪;世紀的覺醒——上世紀之交中國人對20世紀的認知[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6 彭敦文;蔣介石奉化故里演講考析[J];近代史研究;2001年06期
7 左玉河;評民初歷法上的“二元社會”[J];近代史研究;2002年03期
8 鄒振環(huán);;《四裔編年表》與晚清中西時間觀念的交融[J];近代史研究;2008年05期
9 孔凡嶺;略論南京政府首次紀念孔子誕辰活動[J];濟南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10 焦?jié)櫭?王建偉;晚清“紀年”論爭之文化解讀[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徐國磊;1934年南京國民政府紀念孔子誕辰活動的歷史考察[D];四川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濤;;美國早期對華傳教輿論中的孔子[J];社會科學輯刊;2013年05期
2 賈迪;;淺論五四時期《新青年》對孔子及其思想的評判[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3 萬昌華;;李大釗孔子觀及其形成背景發(fā)覆[J];泰山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4 曲洪波;;《孔子改制考》中的“董氏學”思想探析[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5 羅惠縉;;希社遺民關于孔子的宗教想象與文學表達[J];孔子研究;2011年04期
6 張衛(wèi)波;;“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儒學現代轉型[J];重慶社會科學;2009年06期
7 吳義雄;重論康有為與“孔子改制論”[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8 亞子,良子;1966年破壞“三孔”紀實[J];文史精華;2001年04期
9 易燕明;;譚嗣同與孔子論仁的比較[J];船山學刊;2006年03期
10 孫景壇;“五四”批孔獻疑[J];南京社會科學;1999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耿云志;;清末思想文化變遷的幾個大趨勢[A];傳統(tǒng)思想的近代轉換[C];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李志松;梁啟超的孔子研究述略[D];西北大學;2005年
2 張娜;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語境中山東社會各界對孔子的評判與傳承(1949-1966)[D];曲阜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0069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1006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