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鹽商子弟異地科考問題及其應對——以兩淮鹽場為中心的考察
本文關鍵詞:明代鹽商子弟異地科考問題及其應對——以兩淮鹽場為中心的考察
【摘要】:明中葉以降,兩淮鹽商子弟遭遇因路途遙遠,不便返鄉(xiāng)參加科舉考試的難題。為此,明朝廷試圖以寄籍方式讓鹽商子弟附入僑寓地儒學就讀。此舉措不僅條件苛刻,而且因擠占學額引發(fā)當?shù)厥孔拥牟粷M,故效果不佳,而鹽官向明朝廷奏請建立鹽場儒學即運學,又無果而終。隨著鹽商實力的進一步增強,明朝廷于萬歷十三年出臺"商籍"制度,規(guī)定鹽商子弟不需要以寄籍方式便可附入僑寓地儒學就讀,同時又可享受朝廷額外劃撥的學額。這項新對策在既有戶籍管理體制下同時兼顧到鹽商子弟和當?shù)厥孔拥睦?但是它存在因內含科舉特權從而破壞科舉公平的根本弊端。
【作者單位】: 河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關鍵詞】: 明代 兩淮 鹽商子弟 運學 “商籍”
【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2013M531663)
【分類號】:D691.3;K248
【正文快照】: 鹽商子弟異地科考問題隨明中葉鹽法改革而產(chǎn)生,此后直至清末,一直是明清朝廷進行鹽場科舉管理的重點。迄今,學界對明清鹽商子弟異地科考問題取得了一些成果,如一些學者在探討明清“商籍”性質、設立原因、使用范圍時均涉及此問題,但囿于史料,普遍“詳清略明”,對明代“商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呂小琴;;清乾隆商籍改革對科舉公平性的追求及其限度[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3年06期
2 ;明代隆慶年間兩淮鹽務題本[J];歷史檔案;2000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白亞仁;略論李澄中《艮齋筆記》及其與《聊齋志異》的共同題材[J];蒲松齡研究;2000年01期
2 陳才訓;;論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說創(chuàng)作的炫才意識[J];蒲松齡研究;2009年04期
3 陳才訓;時世平;;《剪燈余話》:“薇垣高議”——論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說創(chuàng)作的風教意識[J];蒲松齡研究;2012年01期
4 劉斌;;明代“土達”及其歸宿[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5 朱仰東;;“郭孝子尋親”本事再考[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2期
6 周志斌;;明清時期江蘇農業(yè)中的雇傭勞動狀況[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29期
7 于志勇;;內蒙古中西部地區(qū)歷史文化期的氣候變遷與沙化[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12期
8 陳聯(lián);明清時期的蕪湖榷關[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9 李琳琦;明清徽州的蒙養(yǎng)教育述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10 陶明選,李勇;程演生《天啟黃山大獄記》述評[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孟修;;土木之變與庚戌之變比較研究——朝貢體制框架下的明蒙關系新探[A];《中國長城博物館》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金國平;吳志良;;“火者亞三”生平考略——傳說與事實[A];明史研究論叢(第十輯)[C];2012年
3 梁爾銘;;明代鄉(xiāng)試考官的選取制度[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楊增強;;碑志所見明清時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4)——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姚阿玲;;現(xiàn)實與非現(xiàn)實——中日男同性戀作品的比較[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李青唐;;《水滸》“殺嫂”故事的溯源與演繹[A];水滸爭鳴(第十一輯)[C];2009年
7 朱亞非;;明初以德睦鄰與勸和息爭[A];中外關系史論文集第14輯——新視野下的中外關系史[C];2008年
8 林金樹;;試論明代蘇松二府的重賦問題[A];明史研究論叢(第一輯)[C];1982年
9 陳學霖;;關于《明太祖皇帝欽錄》的史料[A];明史研究論叢(第六輯)[C];2004年
10 南炳文;;朱元璋撰二丘樂章的重視民眾思想[A];明史研究論叢(第六輯)[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間中的湫神信仰儀式及其口頭傳統(tǒng)[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2 周勇進;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王小燕;魏晉隱士美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謝華;《長物志》造園思想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5 鄒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紀贛閩粵邊區(qū)的社會變遷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戴天放;鄱陽湖流域農業(yè)環(huán)境變遷與生態(tài)農業(yè)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鐵華;主人的居處:“看”視域的古典園林文化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8 吳為民;漢語性別詞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宋佳;經(jīng)方50味藥物在明代13位醫(yī)家中的用量規(guī)律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10 肖紅艷;《肘后方》版本定型化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迎芬;樂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楊國;試論倪瓚“聊以自娛”的繪畫美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賈文芝;萬歷朝的市民運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秦Pr嘉;明代兩淮灶戶社會生活[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林忠彬;淺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問題[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雅蘭;歸有光文學散論[D];湘潭大學;2010年
7 劉飛;陳維崧詩歌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8 要琦;李東陽法律思想初探[D];湘潭大學;2010年
9 劉文英;文征明詩歌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10 黃漫遠;明中后期儒學平民化進程中書院教師角色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乾嘉時期科舉冒籍史料[J];歷史檔案;2000年04期
2 許敏;試論清代前期鋪商戶籍問題——兼論清代“商籍”[J];中國史研究;2000年03期
3 許敏;明代商人戶籍問題初探[J];中國史研究;1998年03期
4 何炳棣,巫仁恕;揚州鹽商:十八世紀中國商業(yè)資本的研究[J];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1999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靖捷;;嘉靖倭亂兩淮鹽場鹽徒身份的演變[J];鹽業(yè)史研究;2013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7538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753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