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中期語言與世界語言學史
本文關(guān)鍵詞:清前中期語言與世界語言學史
【摘要】:明末清初天主教傳教士入華推動了歐洲對中國的認識,伴隨著歐洲學術(shù)的發(fā)展,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方面都進入歐洲的視野,清代語言在這一時期為歐洲語言學家所關(guān)注。清朝前中期的語言經(jīng)由歐洲入華傳教士和俄國入華商人帶給歐洲學人,在世界語言學探索的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而在俄國沙皇彼得一世將歐洲的科學和思想引入俄國之后,彼得堡科學院為歐洲的學人提供了"用武之地",彼得堡也一度成為歐洲科學和文化成就的試驗田,清朝前中期語言正是在這塊試驗田中進入了世界語言學研究的歷史。
【作者單位】: 北京外國語大學全球史研究院;
【關(guān)鍵詞】: 語言 清朝 歐洲 俄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清代中西、中日文化關(guān)系史研究——以語言的交流互動為中心”(項目號08JJD770090)的階段性成果 北京外國語大學世界亞洲研究信息中心的資助
【分類號】:K249;H0-09
【正文快照】: 在中外文化交往的歷史上,隨著明清之際歐洲傳教士東來,中國與西方開始了大規(guī)模接觸,特別是自耶穌會士入主清朝欽天監(jiān),直至雍正時期禁教之前,中西之間的持續(xù)交往已近百年。此間也是歐洲出現(xiàn)印刷術(shù)之后教育、科學和文化迅速發(fā)展的時期。語言是這一時期歐洲學人著力探索的重要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耿f;外國學者對于西安府大秦景教碑的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亞軒;;山西人樊守義與《身見錄》[J];編輯之友;2010年12期
2 郭文深;;16—17世紀俄人東漸原因分析[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張杰;;清初招撫赫哲人入旗考論——清代新滿洲研究之二[J];東北史地;2007年02期
4 衣長春;;論清前期的中俄磋商機制[J];東北史地;2010年05期
5 張杰;;17~19世紀清朝與沙俄商貿(mào)關(guān)系探究[J];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10年06期
6 陳訓明;;莫斯科中國城與伊凡雷帝的母親[J];俄羅斯文藝;2005年04期
7 閻國棟;;葉卡捷琳娜二世的中國觀[J];俄羅斯研究;2010年05期
8 陶飛亞;;懷疑遠人:清中前期的禁教緣由及影響[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9 肖玉秋;;《中俄天津條約》中關(guān)于俄國在華自由傳教條款的訂立與實施[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10 周方銀;;清朝外交變化動因:觀念還是物質(zhì)[J];國際政治科學;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肖玉秋;;《中俄天津條約》簽訂前俄國東正教駐北京傳教士團宗教活動分析[A];世界近現(xiàn)代史研究(第二輯)[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包青松;策妄阿喇布坦統(tǒng)治時期的準噶爾汗國史研究(1689-1727)[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2 黑龍;噶爾丹統(tǒng)治時期的準噶爾與清朝關(guān)系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5年
3 李秀梅;清朝統(tǒng)一準噶爾史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4 趙樹廷;清代山東對外貿(mào)易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5 陳輝;論早期東亞與歐洲的語言接觸[D];浙江大學;2006年
6 周方銀;國際規(guī)范的演化[D];清華大學;2006年
7 丁春梅;清代中琉關(guān)系檔案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8 陸勇;傳統(tǒng)民族觀念與清政府[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9 陳鵬;清代東北地區(qū)“新滿洲”研究(1644-1911)[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姑茹瑪;入清前(1691)的喀爾喀車臣汗部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閻銘;明清士大夫與耶穌會士譯著[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白莉娜;清初中俄東北邊事法律問題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3 王少凡;清朝的衰落與西方中國觀的轉(zhuǎn)變[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4 劉金德;清前期費英東家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仲浩;東正教哈爾濱教區(qū)研究(1898-1956年)[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趙衛(wèi)賓;哈薩克與準噶爾政治關(guān)系史研究:1680—1745年[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7 侯冠輝;大秦景教在中國的傳播與中西方醫(yī)藥交流[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8 吳雪娟;康熙滿文本《九路圖》與清代巡邊制度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7年
9 趙相群;1689—1722年俄中經(jīng)濟文化交往及其影響[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郝玉鳳;中俄恰克圖邊境貿(mào)易述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宗棠;;清朝前中期牙行制度的特點及其利弊[J];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10期
2 邱捷;;清朝前中期的民間火器[J];社會科學研究;2012年02期
3 王元林,劉強;清前中期潮州對外貿(mào)易研究[J];汕頭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4 唐會霞;;歷史社會學視野下的西漢前中期人物交游特點[J];求索;2012年07期
5 秀蘭;;兒童的問題[J];外國心理學;1985年03期
6 曾召南;明代前中期諸帝崇道淺析[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4期
7 邵小萌;東晉前中期士族首望人物抵制篡代之原因[J];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94年02期
8 李三謀,李震;明代前中期鹽政管理之困擾[J];鹽業(yè)史研究;2000年01期
9 陳二峰;;明代前中期社會逐利行為探析[J];河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10 王培友;;北宋前中期富民階層與詩詞關(guān)系考論[J];東方論壇;2007年05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薛志成;瓢蟲治蚜效果好[N];北京科技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培友;北宋前中期詩詞風貌與文化生態(tài)[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方瑾毅;北宋前中期私家修史述略[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沈鵬;明朝前中期流民問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劉志華;明代前中期講學活動研究(1368-1522)[D];黑龍江大學;2012年
4 葛志文;民國前中期湖南倉儲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2年
5 任東興;民國前中期西康內(nèi)地商人發(fā)展狀況(1912-1937)[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530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653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