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遼代帝王簡謚鉤沉——以王士點《禁扁》為中心

發(fā)布時間:2017-08-05 09:19

  本文關鍵詞:遼代帝王簡謚鉤沉——以王士點《禁扁》為中心


  更多相關文章: 遼代 皇帝謚號 王士點 《禁扁》 漢代


【摘要】:元人王士點所著《禁扁》一書中保留了一套以一字簡謚指代遼朝皇帝的稱謂系統(tǒng),在現(xiàn)存的歷史記載中十分罕見。根據(jù)此書卷首《引用書目》,鉤稽元修《遼史》中零星的相關記載,可以確定這套稱謂系統(tǒng)當出自金陳大任編纂之《遼史》。通過對比同時期其他王朝的謚號制度,全面考察遼代帝王謚號的內容特點及使用情況,本文揭出一個鮮為人知的史實——遼代皇帝謚號的核心部分直接采用漢朝謚法,故與唐宋謚號形同而實異,這也正是《禁扁》所見筒謚系統(tǒng)產(chǎn)生的根源所在。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關鍵詞】遼代 皇帝謚號 王士點 《禁扁》 漢代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重大項目“北族王朝的政治文化特征——以遼金為中心”(項目編號:13JJD77000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691;K246.1
【正文快照】: 古代君王之有謚號始于西周,后世除秦暫廢謚法外,歷代相沿而不替。唐以前謚號從簡,多為一字或兩字,方便記錄且易于區(qū)別,故后人習慣以此指稱故去之帝王;對于其中兩字及個別三字謚號,往往取一字作為簡稱(為表述方便,本文權稱之為“簡謚”)。逮至盛唐,武后、玄宗大變謚法,以多字謚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向南;《遼史地理志》補正[J];社會科學輯刊;1990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尚剛;蒙、元御容[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4年03期

2 岳婷婷;;元代漢人取蒙古、色目名考述[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11期

3 曹流;;《亡遼錄》與《遼史·地理志》所載節(jié)鎮(zhèn)州比較研究[J];北大史學;2009年00期

4 班瑞鈞;;蒙元際君臣政治關系的隱喻轉向[J];貴州社會科學;2014年09期

5 巖井茂樹;王旭東;;元代行政訴訟與審判文書——以《元典章》附鈔案牘“都省通例”為材料[J];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2012年00期

6 周少川;;元朝的開放意識與域外史研究[J];河北學刊;2008年05期

7 王博楠;宋筱靜;;淺析遙輦契丹國家形態(tài)發(fā)展[J];華章;2012年04期

8 潘少平;論元朝俸祿制度[J];南都學壇;2002年01期

9 王昊;;關于唐、遼時期黑龍江政區(qū)地理研究的幾點回顧[J];世紀橋;2012年05期

10 劉浦江;;金中都“永安”考[J];歷史研究;200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萬康;;北京故宮藏《清明上河圖》的作者與風格[A];美術學研究(第1輯)[C];2011年

2 惠宏;;《回回藥方》文獻整理與研究的回顧與展望[A];第二十三次全國醫(yī)古文研究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迪;清乾隆朝內府書畫收藏[D];南開大學;2010年

2 李西亞;金代圖書出版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任冰心;元代醫(yī)學教育及醫(yī)藥管理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4 王建軍;元代國子監(jiān)研究[D];暨南大學;2002年

5 陳廣恩;元代西北經(jīng)濟開發(fā)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6 陶玉坤;遼宋關系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5年

7 王孝俊;遼代人口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8 姜東成;元大都城市形態(tài)與建筑群基址規(guī)模研究[D];清華大學;2007年

9 高福順;遼朝科舉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蘭婷;金代教育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蔚;關于契丹建遼的幾個重大史實問題[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一;契丹西樓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欣;《契丹國志》史源疏證舉例[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孫瑋;遼朝東京海事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5 黃為放;遼代北面宰相制度研究[D];長春師范學院;2011年

6 郭翠萍;元代東平王氏家族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7 王艷俠;《遼史》中的女性史料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祝建龍;遼代后宮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9 張寧;遼朝行宮宿衛(wèi)制度[D];吉林大學;2009年

10 趙冬梅;增補《遼史·世表》之唐代契丹君長及世次兼論唐與契丹的關系[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志勇;遼代法制史研究述評[J];遼寧高職學報;2001年01期

2 張志勇;遼代懲治官吏犯罪的法律規(guī)定考述[J];北方文物;2002年03期

3 佟寶山,賀林;從阜新關山遼墓看遼代后族的歷史活動[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4 王善軍;論遼代皇族[J];民族研究;2003年05期

5 武玉環(huán);遼代的賦役制度[J];北方文物;2003年01期

6 胡興東;遼代后妃與遼代政治[J];北方文物;2003年02期

7 陳其斌;凌遲入律在遼代[J];讀書;2003年05期

8 武玉環(huán);尹宿nf;;遼代職官的犯罪與懲罰[J];東北史地;2004年08期

9 劉剛;論遼代體育對金元清體育的影響[J];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10 張國慶;論遼代家庭生活中佛教文化的影響[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國慶;;論佛教對遼代經(jīng)濟的負面影響[A];論草原文化(第五輯)[C];2008年

2 戴中原;;遼代“巡貼”諸錢與寺院經(jīng)濟的關系[A];《內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三輯)[C];2003年

3 張鵬;;互動交流中的遼代皇室審美趣味與藝術成就[A];中國邊疆考古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C];2005年

4 張國慶;;遼代社會史研究[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薛勇;;遼代十二生肖錢錢賞析[A];《內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四輯)[C];2003年

6 何天明;;對遼代錢幣研究的幾點看法[A];《內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六輯)[C];2006年

7 黃震云;趙明奇;;遼代戲劇初論[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八輯下冊)——中國古都學會2001年年會暨赤峰遼王朝故都歷史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8 孟建仁;;從興安盟出土的幾批遼代窖藏錢幣談遼代貨幣的發(fā)展[A];《內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三輯)[C];2003年

9 黃俐君;葉水芬;;遼代盤球紋綾綿袍的修復[A];文物保護與修復紀實——第八屆全國考古與文物保護(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10 楊敬民;玄鷹;;遼代自然風光花錢[A];《內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五輯)[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邵國田;遼代雕花木弓囊[N];中國文物報;2000年

2 本刊記者 孫玉潔;叱咤風云二百年 遼代文明再驚世[N];中國藝術報;2002年

3 黃震云;遼代文學的寫作與流傳[N];光明日報;2007年

4 楊鐵男;遼代娛樂活動的珍貴資料[N];朝陽日報;2008年

5 劉寶林;遼上京博物館征集到罕見遼代殘碑[N];內蒙古日報(漢);2008年

6 記者 李富;遼都故地巴林左旗新發(fā)現(xiàn)兩處遼代窖藏[N];赤峰日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陳鳳軍;遼代文化:沈陽特色文化的“金礦”[N];沈陽日報;2011年

8 大連 馮永蘭;一件遼代的“巡防”牌[N];中國文物報;2013年

9 孫黎;融合與互補:遼代文學論[N];吉林日報;2003年

10 邱宏;遼代沈陽叫“沈州” 遼代“后族”葬法庫[N];沈陽日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王孝俊;遼代人口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2 蔣金玲;遼代漢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3 王淑蘭;歷史地理視角下的遼代城市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旭東;遼代五京留守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5 王善軍;遼代世家大族研究[D];河北大學;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琳;遼代僧人群體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2 張小麗;遼代文學中民族民俗融合特質研究[D];山西大學;2010年

3 魏孔;內蒙古遼代城址初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連連;遼代婦女社會生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黃鵬;遼代占卜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6 李蕊;遼代女性建言議政問題探究[D];渤海大學;2013年

7 蔣飛飛;遼代玻璃制品初步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4年

8 王曄;遼代科舉家族研究[D];河北大學;2012年

9 黃震;遼代史官制度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10 朱良娟;遼代職官考核與升黜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

本文編號:62414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62414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b77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