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守成皇帝親征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29 20:13
本文關鍵詞:明清守成皇帝親征問題研究
【摘要】: 明清時期是我國封建制度進一步發(fā)展的時期,這一時期在政治上體現(xiàn)出封建君主專制的空前加強,皇帝的地位和權力得到空前的強化。明清兩代雖然是由兩個不同的民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政權,其制度上的因襲,被稱之為“清承明制”。明太祖對于丞相的廢除,造成一直以來和皇權抗衡的相權的缺失;清代軍機處的設置,迫使朝廷大員變成皇權的傀儡:這些變化都極大的影響了中央政治機構對于皇權的制約職能的發(fā)揮。由于皇帝的地位至高無上,相應的禮儀規(guī)格也在發(fā)展。明清禮儀有很多不同之處,然其不變的是皇權的中心地位及其受命于天的思想表達。本文希望從皇帝政治的一個特定的方面來探討一下,在親征這樣的特定事件中,作為權力核心的皇帝,其親征的緣由、決策、禮儀實施、對于邊疆政策的影響以及親征過程中政務處理的一般狀況,通過比較來了解明清兩代在這個問題上的差異,進而形成對于皇帝親征問題的較為全面的認識。 親征,是皇帝親自率領軍隊出師征伐的專用語。皇帝,在封建社會處于政治權力金字塔的頂端,是當時國家政權的核心。守成皇帝,特指除開國皇帝以外的繼統(tǒng)皇帝。守成皇帝親征,其本身反映的是對于祖宗基業(yè)保守的積極態(tài)度。皇帝率部親征,是當時社會重大的政治軍事行動。皇帝的重大行動必定有相應的禮儀制度來展示其神圣性,從禮儀定制本身到實施過程都著重強調這種神圣。親征中朝政處理雖有由太子監(jiān)國、親王留守到重臣居守的變化,然與這些方式相伴始終都是馳奏御前。權力的分配和制約,從親征決策到政務處理,無不體現(xiàn)著君主專制的加強。明清的同與不同,在這些方面也表現(xiàn)。 緒論指出了本文中“守成”的含義,并主要介紹對于明清時期皇帝親征問題的研究狀況。從筆者收集到的資料來看,關于明清皇帝親征問題的研究成果頗多。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對于某一次親征或者親征問題的某一側面的專題研究,抑或在研究一些人物事件時,對涉及到皇帝親征問題進行的關聯(lián)性的探討。緒論奠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試圖通過對于明清守成皇帝每一次親征問題的個案分析,進而形成對于這一時期親征的一般狀況的輪廓,并希望能發(fā)現(xiàn)其變化發(fā)展的一些脈絡。 有鑒于此,本文采取了分別介紹分析明清兩朝的狀況,進而分析比較的方式組織框架。正文分為五部分:第一章、明清守成皇帝的親征,第二章、明朝皇帝親征中幾個問題的分析,第三章、清朝皇帝親征中幾個問題的分析,第四章、明清守成皇帝親征的比較,結語。第一章介紹了明清兩朝共十三次親征的基本情況。由于明清兩朝要分析的問題很相近,因此在第二、三章的分析中,采取的也是相對應的結構,分別從“親征的緣起與決策”、“親征禮儀的規(guī)定及實施”、“親征問題反映出的權力分配與制約”、“親征對邊疆政策的影響”四個方面進行討論。第四章是綜合第二、三章的分析,得出同與不同的一些結論。 本文的結論是:守成皇帝親征這樣重大的政治軍事行動,幾乎完全是皇帝一人來決策的,其禮儀制度是向著更加隆重神圣的方向發(fā)展,親征中政務的處理方式也體現(xiàn)著向高度的集權發(fā)展的趨勢,親征本身也成為王朝邊疆政策發(fā)展的一個推動方式。看似特例的守成皇帝親征事件,一樣反映著明清時期皇權的空前強化和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的歷史趨勢。
【關鍵詞】:明清 守成皇帝 親征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K248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緒論10-15
- 第一章 明清守成皇帝的親征15-32
- 1.1 明朝守成皇帝的親征16-25
- 1.1.1 明成祖朱棣的親征16-20
- 1.1.2 明宣宗朱瞻基的親征20-22
- 1.1.3 明英宗朱祁鎮(zhèn)的親征22-24
- 1.1.4 明武宗朱厚照的親征24-25
- 1.2 清朝康熙帝的親征25-32
- 1.2.1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親征噶爾丹25-27
- 1.2.2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再征噶爾丹27-29
- 1.2.3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三征噶爾丹29-32
- 第二章 明朝守成皇帝親征中幾個問題的分析32-47
- 2.1 親征的緣由及決策32-36
- 2.2 親征禮儀規(guī)制與實踐36-40
- 2.3 親征反映出的權力的分配與制約40-45
- 2.4 親征對于邊疆政策的影響45-47
- 第三章 康熙帝親征中幾個問題的分析47-59
- 3.1 親征的緣由及其決策47-51
- 3.2 親征禮儀的規(guī)定與實施51-53
- 3.3 親征反映出的權力的分配與制約53-55
- 3.4 親征對于邊疆政策的影響55-59
- 第四章 明清守成皇帝親征的比較59-63
- 4.1 明清守成皇帝親征的共同特點59-61
- 4.2 明清守成皇帝親征的不同特點61-63
- 結語63-64
- 參考文獻64-68
- 致謝68-70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研究成果7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立坤;淺論明代對少數(shù)民族的軍事政策——明王朝民族政策研究之五[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2 藍東興;明武宗評述[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3 ;康熙帝親征準噶爾期間給皇太子胤y=上諭選[J];歷史檔案;2000年02期
4 ;《清代國家機關考略》(修訂版)出版[J];歷史檔案;2001年04期
5 劉燕史;康熙帝親征禮儀[J];歷史檔案;2004年04期
6 張艾力,娜布琪;清代民族政策略論[J];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漢文版);1996年02期
7 王復興;論明成祖對蒙古的和平爭取政策[J];齊魯學刊;1985年05期
8 韋占彬;論明成祖對北部邊防的調整與改造[J];石家莊師范?茖W校學報;2000年03期
9 許振興;;論王振的“挾帝親征”[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7年03期
10 彭清洲;明成祖民族政策述論[J];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0年04期
,本文編號:5908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590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