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引用書目考
發(fā)布時間:2017-07-19 09:24
本文關鍵詞:《漢書》引用書目考
【摘要】:《漢書》在我國史學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是班固傾 注一生心力完成的一部歷史巨著。班固在撰述《漢書》的過程中,大量采錄了先 秦、秦漢時期的文獻,引用材料十分豐富。但由于大多數(shù)人認為《漢書》著有《藝 文志》,研究《漢書》引用書目沒有意義。因此,關于這方面的著述歷來十分有 限。本文的目的,就是通過對《漢書》引用材料及書目的分類和分析,總結出《漢 書》引用書目的五個特點,從而探討班固的政治思想和著述觀點,了解當時文獻發(fā) 展的狀況及《漢書》在中國古代文獻學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部分:前言包括對《漢書》及班固的介紹;《漢書》歷史地位的評價,以及 《漢書》引用書目工作的簡短評價。 《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它有十二紀、八表、十志、七十傳,共一 百篇,主要記述漢高帝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二百三十年的史事,全書八十余萬字。班 固一生的主要精力和成就,都體現(xiàn)于《漢書》的著述。班固自永平初年起著手編撰 《漢書》,在其父班彪《后傳》的基礎上,他博采眾家之言,著成《漢書》!稘h 書》的成書,有其特定的歷史條件。政治上,他編寫西漢全史,給了統(tǒng)一的西漢王朝 以突出的歷史地位,總結了它興亡盛衰和政治上的成敗得失,適應了東漢王朝大一統(tǒng) 的時代要求。思想上,《漢書》推崇漢為正統(tǒng),獨尊儒學,宣揚大一統(tǒng)思想,得到東 漢王朝統(tǒng)治者的允許和幫助,為他提供了著史的便利條件。在文獻典籍上,《漢書》 前有《史記》及其父《后傳》作基礎,又身處蘭臺,得以遍覽群書。班固所處之時 代,正是典籍匯集的時期,。經(jīng)過西漢歷代的收集,在東漢時文獻十分豐富,這些都 是班固撰述《漢書》的必備條件。 《漢書》首創(chuàng)斷代體;首開史志目錄之先河,根據(jù)《七略》編成《藝文志》,開 辟了紀傳體史書內(nèi)立“藝文志”的做法,都是其歷史地位的突出體現(xiàn)。它承襲了《史 記》的體例而有所變化,改“書”為“志”,舍棄“世家”,四體形式,體例嚴整,, 為我國正史定下了格局,遂成為后世正史“不祧之宗。” 第二部分:《漢書》引用書目情況的具體分析根據(jù)《漢書·藝文志》的分類原 則,本文將《漢書》弓傭之書目大體分為七大類:一、六藝類。包括易、書、詩、 禮、樂、春秋、論語、孝經(jīng)八個小類;二、諸子類。包括儒、道、陰陽、法、縱橫、 雜家及其他七個小類;三、詩賦類。包括辭賦、歌詩兩個小類;四、兵書類;五、方 技術數(shù)類。包括天文、五行、歷譜三個小類;六、詔令奏議類。包括詔令、奏議、個 人書信三個小類;七、俗語諺語類。每類中每部分書前做關于此書的簡要介紹,依據(jù) 鵬行本之排列內(nèi)容,將《漢書》中出現(xiàn)之文字與晰本進行對照比較,并注明《漢 書》引傭的方式(內(nèi)乳讕括三種:原文引用,變化引用,省略引用。形式上講包 橢文有目,即有文字賄書名的引傭情況;有文無民 即僅有文字而無書名的引用 情況;有目無文,或稱篇名引用,即只有書名而無文字的引用情況)。對《漢書·藝 文志》中沒有G薯錄的書目,在本文中獅日以注明。 第三部分:對《漢書》引用書目工作的評價 通過《漢書》引用書臥清況的分 析,總結出《漢書》引用書目的原始性、靈活性、選擇性、側重性和多樣性五個特 點。通過舉例詳細論述這五大特點,進而從這五個特點總結班固的推崇漢為正統(tǒng)以及 大一統(tǒng)的政治思想和“探纂前紀,綴集所聞,綜其行事,旁貫五經(jīng),上下治通”的著 述觀點。通過對《漢書》引用書臥清況的分析,總結當時文獻發(fā)展的狀況及特點:五 經(jīng)為主;儒家地位突出;詩賦流行。文獻典籍的豐富及當時文獻發(fā)展的特點,從本文 中可以得到W碎現(xiàn)。通過對《漢書》引用書目情況的分析,無論從史料的選擇處理、目 錄學角度還是輯佚、編纂學方面,都反映出《漢書)}在文獻學史上舉足輕重的歷史地 位。 總之,《漢書》引用書目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值得我們進一步深入 研D探討。
【關鍵詞】:《漢書》 引用 書目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1
【分類號】:G256.1;K234.04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關鍵詞>4-5
- <英文摘要>5
- <英文關鍵詞>5-7
- 第一部分 前言7-10
- 1、《漢書》及班固介紹7-8
- 2、對《漢書》歷史地位的評價8-9
- 3、對《漢書》引書工作的評價9-10
- 第二部分 《漢書》引用書目具體情況的分析10-86
- 1、六藝類10-62
- 2、諸子類62-70
- 3、詩賦類70-75
- 4、兵書類75-76
- 5、方技、術數(shù)類76-78
- 6、詔令奏議類78-85
- 7、俗語、諺語類85-86
- 第三部分 對《漢書》引用書目的評價86-89
- 1、《漢書》引用書目的特點86-87
- 2、從班固引書的特點可以看出其觀點87
- 3、從《漢書》引用書目及其特點可以看出當時文獻發(fā)展的狀況87-88
- 4、從《漢書》引用書目看其在文獻學史上的地位88-89
- 致 謝89-90
- <引文>90-92
- 附表92-96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紅娟;《漢書》的《詩經(jīng)》學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5621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56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