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不潤下”與北宋濮議
發(fā)布時間:2024-01-25 15:04
治平二年(1065)四月,宋英宗下詔議濮王禮,禮官擬定"皇伯考",多數(shù)士大夫予以認可,宰輔卻主張"皇考",濮議由此展開。八月開封大雨,成為濮議的重要轉折點。以臺諫為主的士大夫借助"水不潤下"的災異理論,指出水災是由濮議引發(fā),并抨擊宰輔的"皇考"主張。歐陽修否定水災與濮議相關,認為英宗、宰輔并無過錯,不會招致天譴。雙方的對立解釋,既是政治立場的不同,也有新舊思想的沖突。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議題的開端
二、大雨與論戰(zhàn)的轉向
三、解釋沖突與權力壓制
四、結語
本文編號:3885038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議題的開端
二、大雨與論戰(zhàn)的轉向
三、解釋沖突與權力壓制
四、結語
本文編號:38850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3885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