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市中的儒家空間性質(zhì)略論——以明中晚期開封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2-02-26 09:28
建筑可以反映深層的文化內(nèi)涵,儒家建筑在中國古代城市中占有優(yōu)勢的空間,探討儒家空間敘事所傳達(dá)出的文化內(nèi)涵與核心價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厘清儒學(xué)在古代社會中的部分功能與性質(zhì)。本文以明代中晚期開封城為例,選取名宦祠、于謙祠與獨祀的巡撫祠等儒家建筑,對其入祀程序、木主特征、空間功能及性質(zhì)進(jìn)行分析,所得或可為探討儒家的宗教性問題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文章來源】:世界宗教文化.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參考文獻(xiàn)】:
博士論文
[1]儒學(xué)宗教性問題研究[D]. 周紅.黑龍江大學(xué) 2010
碩士論文
[1]天主教封圣程序演變述析[D]. 客志松.東北師范大學(xué) 2018
本文編號:3644376
【文章來源】:世界宗教文化.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參考文獻(xiàn)】:
博士論文
[1]儒學(xué)宗教性問題研究[D]. 周紅.黑龍江大學(xué) 2010
碩士論文
[1]天主教封圣程序演變述析[D]. 客志松.東北師范大學(xué) 2018
本文編號:36443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3644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