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zhàn)國時期北方海上絲綢之路形成基礎述論
發(fā)布時間:2021-12-28 04:59
作為連接膠東地區(qū)與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的海上交流通道,北方海上絲綢之路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已形成,早于陸上絲綢之路和南方海上絲綢之路,在今天的"一帶一路"建設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作為一條推動東北亞經濟、文化、技術交流的海上通道,其形成以齊國不斷擴展的疆域與綜合國力為政治基礎,以自古以來積累的造船、航海技術為技術基礎,以得天獨厚的島嶼環(huán)境為地理基礎,以發(fā)達的紡織業(yè)為經濟基礎。
【文章來源】: 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9,32(06)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政治基礎———齊國逐步擴展為東方大國
(一)西周時期齊國疆域穩(wěn)步拓展
(二)春秋時期齊國疆域抵達黃海之濱
(三)戰(zhàn)國時期齊國地方千里
二、技術基礎———造船、航海技術的積淀
(一)造船技術的演進
(二)航海技術的積累
三、地理基礎———廟島群島等島嶼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支點
(一)廟島群島成為膠東半島到遼東半島的海上驛站
(二)膠東半島到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的地理環(huán)境
四、經濟基礎———齊國發(fā)達的紡織業(yè)
(一)先齊時期齊地的紡織業(yè)
(二)春秋戰(zhàn)國時期齊地的紡織業(y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韓國上林里銅劍和日本平原村銅鏡論中國古代青銅工匠的兩次東渡 [J]. 白云翔. 文物. 2015(08)
[2]海上絲綢之路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J]. 陳炎. 今日中國(中文版). 2001(12)
[3]從“齊”得名看古代齊地紡織業(yè) [J]. 陳昌遠. 管子學刊. 1995(02)
碩士論文
[1]海王之國:先秦齊國海洋文明考論[D]. 楊新亮.中國海洋大學. 2012
[2]廟島群島在古代海上交通史上的歷史地位研究[D]. 徐娜娜.中國海洋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53447
【文章來源】: 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9,32(06)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政治基礎———齊國逐步擴展為東方大國
(一)西周時期齊國疆域穩(wěn)步拓展
(二)春秋時期齊國疆域抵達黃海之濱
(三)戰(zhàn)國時期齊國地方千里
二、技術基礎———造船、航海技術的積淀
(一)造船技術的演進
(二)航海技術的積累
三、地理基礎———廟島群島等島嶼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支點
(一)廟島群島成為膠東半島到遼東半島的海上驛站
(二)膠東半島到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的地理環(huán)境
四、經濟基礎———齊國發(fā)達的紡織業(yè)
(一)先齊時期齊地的紡織業(yè)
(二)春秋戰(zhàn)國時期齊地的紡織業(y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韓國上林里銅劍和日本平原村銅鏡論中國古代青銅工匠的兩次東渡 [J]. 白云翔. 文物. 2015(08)
[2]海上絲綢之路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J]. 陳炎. 今日中國(中文版). 2001(12)
[3]從“齊”得名看古代齊地紡織業(yè) [J]. 陳昌遠. 管子學刊. 1995(02)
碩士論文
[1]海王之國:先秦齊國海洋文明考論[D]. 楊新亮.中國海洋大學. 2012
[2]廟島群島在古代海上交通史上的歷史地位研究[D]. 徐娜娜.中國海洋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534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3553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