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能到特權:明清淮北兩性關系的階層異化
發(fā)布時間:2021-09-24 22:30
明以后,官府倡導的女德已趨向于以錮本能、逆人性、反常識為目標。一方面,淮北掌握社會話語權的衛(wèi)道士們堅持甚至與封建道德倫理相沖突的歪理邪說,在國家權力的支持下,以守貞節(jié)烈、夫歿女殉進行道德教化、思想綁架,對女性進行精神摧殘和肉體戕殺。另一方面,淮北分享國家權力的強勢群體,在兩性關系方面,肆無忌憚地放縱糜爛,奪人妻婦,奸占平民女子。明清時代,淮北男多女少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守貞殉死不但直接扼殺了女性的性權利,也間接地剝奪了廣大男性的自然權利。因此,女子殉死與男權無關,是專制權力的畸態(tài)產(chǎn)物。明清統(tǒng)治者通常不是通過為大眾增加普遍的社會福利來穩(wěn)固其權力;相反,他們通過剝奪最廣大民眾的自然權利、禁錮普通百姓的本能需求,維護一個為所欲為的利益集團,使之充滿優(yōu)越感,從而對專制者感恩戴德,并成為明清專制政體的基石。
【文章來源】: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34(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7 頁
本文編號:3408555
【文章來源】: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34(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7 頁
本文編號:34085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3408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