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朔西游與武帝新政——兼論山東士人的地域流動
發(fā)布時間:2021-09-04 05:26
西漢武帝初年,東方朔曾從東方故齊之地,遠赴長安上書。所言學習經(jīng)歷,乃是理想化的天子大臣特征;待詔公車后的相關言行,對他的家世背景實際多有揭示。這些均有助于理解東方朔的政治行為。東方朔西行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群士西游"的一個縮影。在武帝前期變革漢政背景下,背后呈現(xiàn)的是出身較低的"山東"賢士由地方而中央、"山東"而關中的地域流動。武帝用"山東"寒微之士,伸張皇權,壓制西漢早期之"軍功受益階層",實現(xiàn)對相權及官僚組織之制約。而東方朔仕宦京師多年,卻成就了避世金馬的"朝隱"形象。這實際又為認識西漢中葉武帝用士的政治特征提供了線索。
【文章來源】:史林.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 長安上書:也說東方朔的求學與家世
二 群士西游:“山東”賢士與武帝新政
三 避世金馬:東方朔“朝隱”與武帝用士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東方朔的“朝隱”思想[J]. 譚慧存. 史學月刊. 2012(06)
[2]漢武帝“廣關”與西漢前期地域控制的變遷[J]. 辛德勇.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008(02)
[3]東方朔年譜簡表[J]. 孫東臨,楊三秋. 求索. 2007(04)
[4]東方朔的滑稽、朝隱及文學成就[J]. 徐善思.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S1)
[5]東方朔研究綜述[J]. 胡春潤. 名作欣賞. 2006(18)
[6]東方朔研究述評[J]. 李江峰. 廣西師范學院學報. 2006(03)
[7]東方朔“朝隱”思想探源[J]. 胡春潤. 社科縱橫. 2006(05)
[8]張家山漢簡所示漢初西北隅邊境解析———附論秦昭襄王長城北端走向與九原云中兩郡戰(zhàn)略地位[J]. 辛德勇. 歷史研究. 2006(01)
[9]從揚雄對東方朔的評價論西漢隱士之風貌[J]. 曾祥旭.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4)
[10]論東方朔的“滑稽”、“朝隱”及文學創(chuàng)作[J]. 陳蘭村,張根明. 貴州社會科學. 2003(06)
本文編號:3382652
【文章來源】:史林.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 長安上書:也說東方朔的求學與家世
二 群士西游:“山東”賢士與武帝新政
三 避世金馬:東方朔“朝隱”與武帝用士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東方朔的“朝隱”思想[J]. 譚慧存. 史學月刊. 2012(06)
[2]漢武帝“廣關”與西漢前期地域控制的變遷[J]. 辛德勇.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008(02)
[3]東方朔年譜簡表[J]. 孫東臨,楊三秋. 求索. 2007(04)
[4]東方朔的滑稽、朝隱及文學成就[J]. 徐善思.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S1)
[5]東方朔研究綜述[J]. 胡春潤. 名作欣賞. 2006(18)
[6]東方朔研究述評[J]. 李江峰. 廣西師范學院學報. 2006(03)
[7]東方朔“朝隱”思想探源[J]. 胡春潤. 社科縱橫. 2006(05)
[8]張家山漢簡所示漢初西北隅邊境解析———附論秦昭襄王長城北端走向與九原云中兩郡戰(zhàn)略地位[J]. 辛德勇. 歷史研究. 2006(01)
[9]從揚雄對東方朔的評價論西漢隱士之風貌[J]. 曾祥旭.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4)
[10]論東方朔的“滑稽”、“朝隱”及文學創(chuàng)作[J]. 陳蘭村,張根明. 貴州社會科學. 2003(06)
本文編號:33826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3382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