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漢末“清議”褒貶不一問題辨析——兼及漢末士人儒家傳統(tǒng)精神的闡釋
發(fā)布時間:2021-05-24 07:23
東漢末年的士人清議活動對后世影響深遠,但歷史上對其評價卻褒貶不一。所褒者,主要是清議之士懲惡揚善,舍命不渝,努力維護漢家體制的儒家傳統(tǒng)精神。所貶者,主要是士人橫議朝政的方式及激進的處事方式造成的負面影響。褒評和貶評都有其合理性,但后人更為看重的是漢末士人清議的積極意義,其精神價值在歷代士大夫政治間不斷得到繼承和延續(xù)。
【文章來源】:殷都學刊. 2019,40(03)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關于漢末“清議”的褒評來源
三、針對漢末“清議”的貶評分析
四、余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范曄《后漢書》對黨錮成因的認識與書寫——黨錮事件成因新探[J]. 牟發(fā)松.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6)
[2]漢末清議與傅氏一家之儒[J]. 魏明安. 蘭州大學學報. 1992(04)
本文編號:3203798
【文章來源】:殷都學刊. 2019,40(03)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關于漢末“清議”的褒評來源
三、針對漢末“清議”的貶評分析
四、余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范曄《后漢書》對黨錮成因的認識與書寫——黨錮事件成因新探[J]. 牟發(fā)松.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6)
[2]漢末清議與傅氏一家之儒[J]. 魏明安. 蘭州大學學報. 1992(04)
本文編號:32037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3203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