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視域下8—10世紀敦煌民族交融與文化互鑒——從敦煌古藏文占卜文書談河西民眾社會生活
發(fā)布時間:2021-02-04 09:48
唐宋之際,諸多民族匯集交融于敦煌河西地區(qū),多方政治勢力交織,地域政治主導權或絲路經(jīng)濟控制權在粟特、吐蕃、回鶻、漢族等民族中交替或并存,為這一時期敦煌民族交融和文化互鑒奠定了基礎,影響到了河隴地區(qū),乃至西北社會文化的變遷與重構。吐蕃長期占領河隴西域地區(qū),敦煌吐魯番出土文書中大量內(nèi)容涉及吐蕃日常社會生活,自殷商時期就已存在的占卜習俗,成為唐宋時期河西,乃至絲綢之路諸民族文化互鑒的媒介。敦煌文獻IOL Tib J 740(Ch.9.Ⅱ.19)號占卜文本內(nèi)容比較完整,是吐蕃占卜文獻中最具典型性的文書之一,內(nèi)容涉及占卜財運、婚姻、子息、權勢、家產(chǎn)、經(jīng)商、訴訟、軍功等諸多方面,是河西社會各階層民眾生存狀態(tài)的真實體現(xiàn),表達了各階層民眾為爭奪生存時空權的努力與欲望,也推動了河西地區(qū)民族間的交融。
【文章來源】: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6)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民族特質化與西北社會
二、吐蕃財富思想與河西民族交融
(一)占卜婚姻、子息
(二)占卜權勢
(三)占卜家產(chǎn)
(四)占卜經(jīng)商
(五)占卜訴訟
(六)占卜軍功
三、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一份新發(fā)現(xiàn)的敦煌古藏文吐蕃兵律文書(下卷)初步解讀[J]. 巴桑旺堆. 中國藏學. 2015(S1)
[2]淺談藏族的山神崇拜及其文化內(nèi)涵[J]. 李曉麗.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5)
[3]論藏族水神崇拜習俗的幾個特點[J]. 魏強. 西藏藝術研究. 2009(04)
[4]西域、敦煌粟特翟氏及相關問題研究[J]. 陳菊霞.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08(03)
[5]唐代吐蕃與粟特關系考述[J]. 楊銘. 西藏研究. 2008(02)
[6]西域粟特移民聚落補考[J]. 榮新江. 西域研究. 2005(02)
[7]敦煌藏文寫卷ch.9.Ⅱ.19號初探[J]. 格桑央京. 中國藏學. 2005(02)
[8]粟特人與青海道[J]. 霍巍.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2)
[9]敦煌歸義軍曹氏統(tǒng)治者為粟特后裔說[J]. 榮新江. 歷史研究. 2001(01)
[10]敦煌曹氏族屬與曹氏歸義軍政權[J]. 馮培紅. 歷史研究. 2001(01)
本文編號:3018117
【文章來源】: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6)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民族特質化與西北社會
二、吐蕃財富思想與河西民族交融
(一)占卜婚姻、子息
(二)占卜權勢
(三)占卜家產(chǎn)
(四)占卜經(jīng)商
(五)占卜訴訟
(六)占卜軍功
三、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一份新發(fā)現(xiàn)的敦煌古藏文吐蕃兵律文書(下卷)初步解讀[J]. 巴桑旺堆. 中國藏學. 2015(S1)
[2]淺談藏族的山神崇拜及其文化內(nèi)涵[J]. 李曉麗.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5)
[3]論藏族水神崇拜習俗的幾個特點[J]. 魏強. 西藏藝術研究. 2009(04)
[4]西域、敦煌粟特翟氏及相關問題研究[J]. 陳菊霞.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08(03)
[5]唐代吐蕃與粟特關系考述[J]. 楊銘. 西藏研究. 2008(02)
[6]西域粟特移民聚落補考[J]. 榮新江. 西域研究. 2005(02)
[7]敦煌藏文寫卷ch.9.Ⅱ.19號初探[J]. 格桑央京. 中國藏學. 2005(02)
[8]粟特人與青海道[J]. 霍巍.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2)
[9]敦煌歸義軍曹氏統(tǒng)治者為粟特后裔說[J]. 榮新江. 歷史研究. 2001(01)
[10]敦煌曹氏族屬與曹氏歸義軍政權[J]. 馮培紅. 歷史研究. 2001(01)
本文編號:30181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301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