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幕府與文人群體的地域走向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躍進;東觀著作的學術活動及其文學影響研究[J];文學遺產;2004年01期
2 曹道衡;;東漢文化中心的東移及東晉南北朝南北學術文藝的差別[J];文學遺產;2006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躍進;漢唐時期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與研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5年01期
2 王紫微;;漢晉京都賦的史學傳統(tǒng)[J];船山學刊;2011年04期
3 陳衛(wèi)才;李德輝;;文館起源與兩漢藏書機構[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4 于涌;曹勝高;;建安士人遷徙與文風新變[J];蘭州學刊;2011年07期
5 金鑫榮;;思想地理的歷史變遷——從中國思想家的地域分布談起[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6 宋展云;柳宏;;地域文化與魏晉文風的演進[J];理論學刊;2012年10期
7 張朝富;;“鴻都門學”的建立與漢末“文人群落”重組[J];青海社會科學;2008年03期
8 趙星;;伏牛山文化與汝潁文化比較論[J];天中學刊;2014年04期
9 任群英;;通經而無節(jié)的東漢大儒馬融[J];文教資料;2009年09期
10 躍進;;新世紀中國文學研究的主要趨向[J];文史哲;2007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黎文麗;唐代校書郎與文學[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楊繼剛;漢靈帝鴻都門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3 周悅;晉隋之際南北文學融合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4 徐昌盛;摯虞研究[D];北京大學;2012年
5 于海峰;漢魏晉南北朝邊塞樂府詩研究[D];北京大學;2012年
6 郝紅霞;中晚唐文學的南方化[D];復旦大學;2012年
7 宋展云;漢末魏晉地域文化與文學研究[D];揚州大學;2012年
8 王莉娜;漢晉時期潁川荀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亞文;東漢音樂文學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梁啟勇;東漢外戚文人群體生存狀態(tài)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3 梁爾濤;弘文館與貞觀朝詩學建設[D];蘇州大學;2007年
4 郭滿;漢賦地名疏證[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5 李德品;東漢碑銘文研究[D];貴州大學;2008年
6 劉永濤;行人與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7 李營;東觀前期文人群體創(chuàng)作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8 王浩;周弘正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9 王璐;兩漢京兆杜陵文人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10 李丹丹;漢晉時期的汝潁文人群體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桂昌;后漢洛陽東觀考[J];洛陽大學學報(社科版);1996年01期
2 劉太祥;漢代游學之風[J];中國史研究;1998年04期
3 何滿子;郭泰現象——漢末清議人物剪影之十一[J];w,
本文編號:25719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2571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