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歐陽修《集古錄跋尾》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7-20 05:59
【摘要】: 北宋時期是我國金石學全面興起并迅速發(fā)展的時代。歐陽修《集古錄跋尾》正是這一時期出現(xiàn)的一部具有發(fā)凡起例性質(zhì)的重要金石學著作。無論就其著作體式而言,還是就其學術(shù)內(nèi)容、價值和影響而言,這一著作在金石學史上乃至整個學術(shù)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本論文從《集古錄跋尾》一書的成書背景、成書經(jīng)過、著作體式、內(nèi)容分類、史學價值、學術(shù)影響等方面入手,,對該書進行了一次比較全面、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就自己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來說,感到收獲不小,受益良多。 論文共分九部分:第一部分是緒論。首先簡要介紹了北宋之前我國金石學發(fā)展的概況,然后通過分別分析歐陽修所處的時代特征以及歐氏自身的經(jīng)歷和學養(yǎng)等情況,論述了《集古錄跋尾》藉以產(chǎn)生的外因和內(nèi)因。 第二部分詳細討論了《集古錄》、《集古錄跋尾》以及《集古錄目》三書的關(guān)系,論述了《集古錄跋尾》的成書過程和流傳版本。 第三部分是《集古錄跋尾》體式研究。將該書跋尾體式分為介紹性、考論性、評論性三個大類及若干小類,分別作了舉例論證。 第四至第六部分是對《集古錄跋尾》學術(shù)內(nèi)容及其價值的研究。將該書跋尾內(nèi)容系統(tǒng)分為10大類31小類,逐一進行分析討論。 第七部分是對《集古錄跋尾》一書不足之處和存在問題的舉例。 第八部分分析了《集古錄跋尾》的學術(shù)地位和影響。分別從著作體例和學術(shù)思想兩個方面探討了該書對后世金石學乃至其他有關(guān)學術(shù)的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影響和作用。 第九部分是結(jié)束語。最后附錄參考文獻。 本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1.論文通過分別分析歐陽修所處的時代特征以及歐氏自身的經(jīng)歷和學養(yǎng)等情況,詳細論述了《集古錄跋尾》藉以產(chǎn)生的外因和內(nèi)因。 2.歐氏《集古錄跋尾》在金石學史上的開創(chuàng)之功,清代學者已有認識。但是,歷來學者對該著作的研究,都不夠全面和深入,尤其對其跋文體式方面的研究似未引起注意。本論文對該書的著作體式首次作了系統(tǒng)研究,分為三大類,若干小類,并進行了詳細論證。 3.對該書的學術(shù)內(nèi)容和價值進行了比較全面、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分為10大類31小類,逐一作了詳細舉例論證。 4.論文分別從該書的著作體例和學術(shù)思想兩方面,比較詳細地論述了該書對后世金石學乃至其他相關(guān)學術(shù)的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和意義,進一步論述了該書在學術(shù)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K24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治華;;試評歐陽修對梅堯臣及其詩的評價[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2期

2 張文潛;淺論晏殊、歐陽修的詞風[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01期

3 鐘尚鈞;略談歐陽修的散文[J];語文學刊;1990年02期

4 吳新宇;隆基;伯敏;;畫荻學書[J];教師博覽;1996年12期

5 蕭世民;論歐陽修之貶滁州[J];吉安師專學報;1997年04期

6 魏怡勤;歐陽修與揚州大明寺[J];江蘇地方志;2004年03期

7 任彥;;“怕”的境界[J];農(nóng)村工作通訊;2007年03期

8 傅嘉明;;蘇軾:想當然耳[J];閱讀與寫作;2010年07期

9 劉崇學;;重重似畫 曲曲如屏——歐陽修西湖組詞《采桑子》賞探[J];寶雞社會科學;2003年02期

10 吳文治;韓集芻議二題[J];江漢論壇;1983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馮晉;;唐宋園林景觀概念研究[A];營造第一輯(第一屆中國建筑史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選輯)[C];1998年

2 楊新勛;;歐陽修《詩本義》在《詩經(jīng)》學史上的成就與影響[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八輯)(第四屆傳統(tǒng)中國研究國際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9年

3 黃峰;;“打”字的音和義[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恩濤;歐陽修千年誕辰郵品發(fā)行[N];中國郵政報;2007年

2 徐冶敏;千年誕辰再掀名人爭奪戰(zhàn)[N];中國商報;2007年

3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 章原;歐陽修:以自然之道,養(yǎng)自然之生[N];東方早報;2011年

4 江錫鈺;含英咀華 探驪求珠[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5 胡廷發(fā);歐陽修故里景觀[N];光明日報;2003年

6 梅曉名;歐陽修與范仲淹的憂樂觀[N];鞍山日報 ;2007年

7 錢德軍;柴瓷說辨[N];中國文物報;2007年

8 周漢華;歐陽修心系治黃[N];中國水利報;2002年

9 周 紋;歐陽修與夷陵[N];中國水利報;2002年

10 湯吟菲;潛心學術(shù) 精神可貴[N];安徽日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湘琳;歐陽修的文學世界與生命情境[D];復旦大學;2010年

2 曾建林;歐陽修經(jīng)學思想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3 張明華;《新五代史》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何嬋娟;以嘉yP為中心的散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金傳道;北宋書信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6 葛付柳;北宋新喻劉氏家族及其詩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7 喻進芳;論曾鞏的文化品格與詩文創(chuàng)作[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8 李冬梅;宋代《詩經(jīng)》學專題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9 王培友;北宋前中期詩詞風貌與文化生態(tài)[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10 李樂;宋代書籍編輯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娟;歐陽修《集古錄跋尾》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2 唐紅衛(wèi);歐陽修的文藝觀[D];新疆大學;2005年

3 方南波;《廬陵學案》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4 杜麗萍;韓愈歐陽修碑志文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5 廉紅紅;歐陽修山水文學作品研究[D];安徽大學;2003年

6 楊軍;歐陽修與北宋書法[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7 張驍飛;宋代疑古第一人—歐陽修的疑古思想及辨?zhèn)纬晒鸞D];河南大學;2007年

8 倪德茂;歐陽修王道思想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9年

9 李君華;歐陽修《詩本義》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10 楊麗萍;歐陽修《詩本義》詮釋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51651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251651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d81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