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八大家與八大姓新考
[Abstract]:There have been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Manchu's "eight families" and Manchu's "eight surnames" in the folk and academic circles. This problem has been mentioned many times in Qing Dynasty documents such as "Xiaoming Pavilion Zaju" and "Paspalum banknotes", but there are many mistakes among them. Manchu eight families and eight surnames have connections and differences, can not be confused.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age, the region, the ethnic migration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future generations,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surnames of the Manchu nationality.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collation of Manchu surnames, Manchu 11 surnames are more reasonable.
【作者單位】: 遼寧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分類號】:K249;K820.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趙維和,,沈秀清;遼東滿族望族八大姓姓氏探源[J];滿族研究;1996年01期
2 趙東升;;我的家族與“滿族說部”[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8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孫明;;東北地區(qū)民間滿族譜牒形制源流考[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2 江帆;;論滿族說部的生成與播衍[J];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04期
3 詹娜;江帆;;滿族說部傳承人的文化特質(zhì)與敘事旨向[J];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02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周文娟;明清之際遼東佟氏家族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2 王琳;吉林烏拉滿族現(xiàn)存音樂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3 莫麗燕;先秦“瞽”字文獻釋義[D];山西大學;2011年
4 于紅;東北大鼓形成原因考略[D];山西大學;2010年
5 孫志鵬;薩布素研究[D];長春師范學院;2012年
6 李小雪;八旗滿洲八著姓與清政權(quán)之崛起[D];遼寧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高荷紅;;滿族傳統(tǒng)說唱藝術(shù)“說部”的重現(xiàn)——以對富育光等“知識型”傳承人的調(diào)查為基礎(chǔ)[J];民族文學研究;2007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相順;近代沈陽滿族的經(jīng)濟生活和民族資本的發(fā)展[J];滿族研究;1987年03期
2 李燕光;滿族歷史中的幾個問題[J];滿族研究;1985年01期
3 定宜莊;美國學者有關(guān)清史與滿族史研究的兩部新著[J];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2002年05期
4 曾慧;滿族先祖服飾的發(fā)展演變(上)[J];滿族研究;2004年04期
5 楊學琛;滿族興起與東北民族關(guān)系的變化[J];滿族研究;1988年03期
6 戴逸,呂英凡;薈萃清代滿族珍饈 展現(xiàn)清宮御膳原貌——《滿族食俗清宮御膳》序言[J];滿族研究;1988年03期
7 門育生;淺談承德滿族[J];滿族研究;1988年04期
8 劉慶華 ,賈永山;黨的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的又一豐碩成果——熱烈祝賀新賓、岫巖、鳳城滿族自治縣的成立[J];滿族研究;1985年01期
9 李林;本溪縣滿族考察報告[J];滿族研究;1987年02期
10 傅波,張德玉;滿族譜書研究的幾個問題[J];清史研究;1997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杰;;清代東北滿族區(qū)域文化述論[A];清代政治制度與民族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萬依;;清代宮中的滿族音樂[A];滿學研究(第一輯)[C];1992年
3 李燕光;;《重譯滿文老檔》前言[A];滿學研究(第四輯)[C];1998年
4 楊桂萍;游斌;;歷史經(jīng)驗的借鑒:清代的民族宗教政策——訪清史專家王鍾翰先生[A];宗教與民族(第壹輯)[C];2002年
5 劉德鴻;;乾隆時滿族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與“八旗生計”[A];滿學研究(第三輯)[C];1996年
6 胡增益;;滿文的歷史貢獻[A];滿學研究(第三輯)[C];1996年
7 ;《滿文老檔》前言[A];滿學研究(第四輯)[C];1998年
8 嚴英俊;;試論南籠起義的時代背景和原因[A];布依學研究(之四)——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三次年會暨第四次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93年
9 金啟[n;;從滿洲族名看清太宗文治[A];滿學研究(第三輯)[C];1996年
10 白洪希;;崇謨閣與《滿文老檔》[A];滿學研究(第四輯)[C];199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國忠;文化給予城市希望和力量[N];撫順日報;2010年
2 周惠泉;滿族說部與人類口頭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N];中華讀書報;2006年
3 崔淑梅 記者 秦嶺;“道臺府”油漆彩繪可保持百年不朽[N];哈爾濱日報;2006年
4 賈建飛;美國的新清史研究: 強調(diào)清朝多元文化與滿族人的民族認同[N];中國民族報;2010年
5 賈建飛 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歐立德教授與清史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6 趙兵 記者 王麗敏;撫順滿族秧歌飲譽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成果展[N];撫順日報;2006年
7 遼寧省社科院歷史所 廖曉晴;入關(guān)前清統(tǒng)治者的文化政策[N];光明日報;2007年
8 ;何謂“清承明制”[N];北京日報;2005年
9 周瑞;曾經(jīng)的辮子[N];中國審計報;2004年
10 本報記者 伊秀麗 孟凌云;展示獨特民俗 傳遞個性文化[N];吉林日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彥震;清代中期索倫部與滿族關(guān)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2 黨為;近三十年來的美國清史研究:以新清史為線索[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趙英蘭;清代東北人口與群體社會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4 陳鵬;清代東北地區(qū)“新滿洲”研究(1644-1911)[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王勝軍;清初廟堂理學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6 孫淑秋;元代和清代漢族政策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7 于家富;清乾隆朝強化“國語”法律保護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陳放;朝鮮與女真、滿族諸政權(quán)關(guān)系變遷研究[D];延邊大學;2012年
9 戴克良;清代滿語文及其歷史影響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10 周喜峰;清朝前期黑龍江民族研究[D];南開大學;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喜強;《四庫全書》的滿族史學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2 齊黎明;辛亥革命后滿族的平民化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沈勝群;清代中期滿族文官群體研究(1775-1820)[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4 韓曉潔;清代滿人入仕途徑與清代政治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5 崔蕾;滿族舒穆祿氏研究與資料整理[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呂歐;清朝對三姓地區(qū)統(tǒng)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7 宋繼剛;清朝堂子祭祀禮儀考釋[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周文博;居于漢人之間[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9 鄭巖;清前期京旗官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10 王蕾;清代陪都制度及其政治軍事作用探研[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804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2480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