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修《四庫全書》河南采進本與禁毀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5-16 19:56
【摘要】: 《四庫全書》成書于清代乾隆年間,是我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從乾隆三十七年(1772)起在全國范圍內(nèi)征集圖書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十月二十四日禁書運動基本結(jié)束,河南一直與這場運動相始終。在征集圖書階段,河南前后七次共采進108種書籍;《四庫全書總目》錄存豫人著述354種;在禁書運動過程中,,共有40個豫人的68種著作被禁毀。乾隆敕修《四庫全書》,在客觀上對保存河南的地方文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對河南文化又是一個巨大的破壞。 本文撰寫的目的就是以纂修《四庫全書》過程中河南“采進本”與被禁毀的豫人著作為主來研究河南歷代著作的編撰情況、流傳軌跡及學術(shù)價值。并且提出“四庫區(qū)域文化學”概念,以此簡要分析《四庫全書》中所反映的河南歷史文化區(qū)域特征,為以后的《四庫全書》研究開辟新領(lǐng)域與新思路。 第一部分導言中提出“四庫區(qū)域文化學”概念;第二部分主要是對《四庫全書》中的河南采進本進行統(tǒng)計、分析;第三部分則針對《四庫全書》中錄存的豫人著述進行列表匯總,以此為基礎(chǔ)觀察古代河南籍學者的治學特點;第四部分內(nèi)容是清修《四庫全書》時河南禁毀書查繳始末研究;第五部分主要是考察被禁毀豫人著述的存佚情況;第六部分則是在以上史料的基礎(chǔ)上,簡要分析《四庫全書》中所反映的河南歷史文化區(qū)域特征;文章最后還附錄了“四庫區(qū)域文化學”研究資料。總之,本文以《四庫全書》河南采進本與禁毀書研究為視角,用個案研究的方法探討《四庫全書》中所反映的河南歷史文化區(qū)域特性具有很不成熟性。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K249
本文編號:2478522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K249
【引證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寧俠;;四庫禁書的研究史回顧(1883—2010年)[J];陰山學刊;2011年06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瑞芬;《四庫全書總目》中的安徽巡撫采進本和皖人著述[D];蘭州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4785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247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