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廈防同知與閩臺互動關系初探
[Abstract]:After Taiwan was brought into the imperial terri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Xiamen's status of controlling Taiwan became prominent. Xiamen's defense and mutual knowledge was a civilian official who directly handled port affairs, and it formed a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utual knowledge of Taiwan defense across the strait, and jointly checked the immigration to Taiwan and the smuggling of migrants. In this special system of transportatio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Xiamen defense is responsible for managing Taiwan shipping vessels, transporting officers and soldiers in Taiwan, paying salaries, transferring official documents, deporting prisoners, and so on. The "complementary and linkag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also formed by this.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
【分類號】:K24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黃躍榮;周凱《廈門志》“臺運略”辨誤[J];中國地方志;2002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毛立坤;香港與內(nèi)地的貿(mào)易關系(1869—1904)[J];安徽史學;2005年05期
2 郭新建;;夏商周河洛農(nóng)業(yè)文明及其與臺灣地區(qū)的關系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2年10期
3 郭新建;;河洛釀酒技術及其對臺灣地區(qū)的影響[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2年20期
4 陳九如;劉銘傳與臺灣鐵路近代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5 郭瓊珠;李麗;;明清時期大陸移民對臺灣武術形成與發(fā)展影響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6 王恩重;;17世紀臺灣鄭氏海商集團在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上的地位[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7 劉新慧;;論清領臺灣時期閩臺之間的商貿(mào)往來及其影響[J];滄桑;2008年06期
8 陳九如,姚永森;沈有容三入東番“殲倭驅荷”考[J];巢湖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9 夏維奇;;中國首建電報線路再考辨[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10 蔣素芝;;康雍乾時期臺灣書院教育探究[J];船山學刊;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榮江;;談丘復抗戰(zhàn)時期的詩歌[A];福建詩詞(第十八集)[C];2008年
2 鄧孔昭;;明鄭臺灣建置考[A];2004海峽兩岸臺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李祖基;;大陸移民渡臺的原因與類型[A];2004海峽兩岸臺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張彩霞;;明清臺灣海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民俗嬗變[A];2004海峽兩岸臺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鄧孔昭;;清代臺灣史研究回顧[A];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25年慶暨臺灣研究的基礎與前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崔之清;;晚清臺灣建省考論[A];臺灣建省與抗日戰(zhàn)爭研究: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暨臺灣建省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林星;;鄭成功妻子董友的女性生活史研究[A];2012年中國社會學年會暨第三屆中國海洋社會學論壇:海洋社會學與海洋管理論文集[C];2012年
8 崔之清;;晚清臺灣建省考論[A];中華文化與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20年論文選集[第四卷][C];2011年
9 劉大可;;臺灣的福州移民與民間信仰[A];中華文化與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20年論文選集[第四卷][C];2011年
10 徐心希;;圓瑛大師人臺傳戒與兩岸佛教傳承[A];圓瑛大師與佛教文化[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志彬;當代臺灣少數(shù)民族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徐曉望;16—17世紀環(huán)臺灣海峽區(qū)域市場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3 羅春寒;清代臺灣平埔族文化變遷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4 李豫閩;閩南與臺灣地區(qū)民間工藝調(diào)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5 李珊珊;漳臺歷史文化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6 譚光萬;中國古代農(nóng)業(yè)商品化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3年
7 楊艷華;清代入臺學官及其文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8 范志鵬;易順鼎年媆晈}鑋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9 莊林麗;清代臺灣道、臺灣道臺與臺灣社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10 朱立立;論臺灣現(xiàn)代派小說的精神世界[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廖紅標;明清時期廣西對外交通發(fā)展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2 周健;明清時期福建水師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楠;文化傳承與人的發(fā)展[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肖亮恩;潮汕三山國王信仰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5 石麗麗;1842-1895年閩臺航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炯;清代臺灣的儒學教育(1683-1895)[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7 黃躍榮;1683~1860年臺灣米谷運銷大陸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8 丁振強;閩臺區(qū)域農(nóng)業(yè)交流與合作研究(1979—2001)[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3年
9 張立彬;日據(jù)時期臺灣城市化進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10 崔紅欣;晚清中國郵政的近代化[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呂俊昌;;清代前期廈防同知與閩臺互動關系初探[J];社會科學輯刊;2014年01期
2 ;[J];;年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穆云鵬;清代理事同知制度初探[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4159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2415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