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俄使之異:論清朝對俄政策的變化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ussian policy of Shunzhi, Kangxi, Yongzheng, Qianlong and the etiquette of receiving Russian emissari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Junggar problem, Emperor Kangxi and Emperor Yongzheng adopted a policy of goodwill to Russia and regarded Russia as a "country of enemy bodies", not forcing Russia to knee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cheme of "tributes". After the settlement of the Junggar issue, Qianlong changed his policy toward Russia in the middle of this period, denying the precedent of preferential treatment of Russian ambassador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unique dignity of the Chinese dynasty: to return to the line of "tributes," and then to match the system of exchange of markets. These uncourteous tributaries were included in the "order of the world".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
【分類號】:K249.2;D82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和平;;從中俄外交文書看清前期中俄關系[J];歷史檔案;2008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亞軒;;明清之際西方文獻中的中國葡萄業(yè)[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07期
2 汪注;;清末廣州對外經(jīng)貿(mào)活動與英文粵音借詞的產(chǎn)生[J];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3 張寶秀;內(nèi)蒙高原東南緣民族變動與經(jīng)濟開發(fā)研究[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1997年01期
4 歐陽哲生;;英國馬戛爾尼使團的“北京經(jīng)驗”[J];北京社會科學;2010年06期
5 王恩重;;17世紀臺灣鄭氏海商集團在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上的地位[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6 王景澤;清前期經(jīng)營東北的軍事戰(zhàn)略失誤[J];北方文物;1997年02期
7 丁石慶;;達斡爾族狩獵文化之成因分析[J];北方文物;2006年02期
8 徐雪梅;;淺析清朝奉天文官選任的民族選擇性[J];北方文物;2011年03期
9 李德政;;略論中國傳統(tǒng)法制結構與清朝的新疆治理[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10 張航;;試論準噶爾問題在西北凸顯的雙重原因[J];才智;2010年3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趙璐;;彭春[A];遼寧省社會科學普及系列叢書9——遼海講壇·第九輯(歷史名人傳)[C];2012年
2 盧云亭;;二連草原古商道、古驛道和張庫大道的歷史文化與開發(fā)研究[A];中國地質(zhì)學會旅游地學與地質(zhì)公園研究分會第23屆年會暨二連恐龍地質(zhì)公園建設與旅游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勇進;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趙海霞;清代新疆民族關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3 張榮;清朝乾隆時期哈薩克政策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4 達日夫;中東鐵路與東蒙古[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5 徐實;清朝對外蒙古管理體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謝建美;晚清政府主和派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虎;康雍乾三朝宮廷繪畫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8 楊光;赫哲族社會文化變遷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石元蒙;明清朝貢體制的兩種實踐(1840年前)[D];暨南大學;2004年
10 林涓;清代行政區(qū)劃變遷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艷雁;達斡爾族舞蹈的流變與傳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盛一雋;從目的論看清代重大事件中口譯員的作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馬睿;李氏朝鮮君臣眼中的康熙帝與雍正帝[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會會;清代順康雍時期殿試策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孫曉松;清中期書畫收藏熱潮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錢奇石;油畫語言的意象表達[D];北京服裝學院;2010年
7 劉本森;急進與保守·劇變與不變[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聞云峰;近代中國茶葉對外貿(mào)易經(jīng)濟效益的綜合分析[D];南京大學;2011年
9 李峰;民初陸軍部研究(1912-1916)[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陳靜;清代張家口關的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4134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2413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