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藍田四呂及其著述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0 21:28
宋代藍田四呂是指北宋時期陜西藍田的呂大忠、呂大防、呂大鈞、呂大臨兄弟四人。大防曾為哲宗元yP時期宰相,大忠、大鈞、大臨則先后從學于張載和二程,與關(guān)學和洛學都有密切的關(guān)系。本論文對藍田四呂及其著述的有關(guān)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 緒論部分,主要介紹了本論文的研究對象及研究背景以及研究過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正文內(nèi)容分為六大章節(jié)。每一章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如下: 第一章根據(jù)傳世文獻重點考察了藍田呂氏的家世淵源,并結(jié)合石刻、家譜、考古等相關(guān)資料,考證出其家族唐宋以后的世系情況,并對其家族中的重要人物事跡予以介紹。這對了解其家族傳統(tǒng)有著重要意義。 第二章對呂大忠、呂大防、呂大鈞、呂大臨的生平事跡分別進行了考述。針對四人不同的生平閱歷及研究現(xiàn)狀,有重點地進行了考察。呂大忠的生平,著重介紹其在軍事、外交等方面的業(yè)績。呂大防的生平,則著重其政治才能和思想傾向,揭示其與新舊黨爭的關(guān)系及對元yP政壇的影響。對呂大鈞,則突出其任道擔當?shù)囊幻。對呂大臨生卒年及有關(guān)仕履問題,重點進行了考證。 第三章考察其姻親關(guān)系及師友交游。通過對其姻親關(guān)系的考察,可見其家族既重門第亦重才學的擇偶傾向。其師友交游,則重點考察了其與關(guān)學、洛學及蘇門文學團體的關(guān)系,他們之間的交往過程以及相互影響。 第四章對藍田四呂的所有著述及其存佚情況逐一進行了考證。并對其內(nèi)容和體例以及價值做了簡要介紹。 第五章對藍田四呂的重要學術(shù)著作,尤其是對目前學界關(guān)注較少的學術(shù)著作,重點分析了其內(nèi)容體例、學術(shù)價值以及對后世的影響。這些著作包括呂大防韓、杜年譜、《長安圖》,呂大鈞《呂氏鄉(xiāng)約》,呂大臨《詩傳》、《考古圖》。 第六章重點對藍田四呂的文學思想、文學創(chuàng)作進行研究。在其別集散佚的情況下,通過對其現(xiàn)存作品的考證與分析,指出了其詩文創(chuàng)作對南宋以后理學家詩文創(chuàng)作的影響,并輯得佚文一篇。最后對其文學思想、文學觀念進行了分析。 馀論部分對關(guān)中地域文化和宋代學術(shù)背景下藍田呂氏家族的文化傳統(tǒng)與家學家風進行了考察。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K244
本文編號:2123033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K244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四呂的家世淵源
第一節(jié) 呂氏溯源
第二節(jié) 藍田呂氏世系考
第二章 四呂生平事跡考述
第一節(jié) 呂大忠生平事跡考述
第二節(jié) 呂大防生平事跡考述
第三節(jié) 呂大鈞生平事跡考述
第四節(jié) 呂大臨生平事跡考述
第三章 姻親關(guān)系與師友交游
第一節(jié) 姻親關(guān)系考述
第二節(jié) 四呂與張載及關(guān)學弟子交游考
第三節(jié) 四呂與二程及洛學弟子交游考
第四節(jié) 四呂與蘇門文人交游考
第四章 藍田四呂著述考
第一節(jié) 呂大忠著述考
第二節(jié) 呂大防著述考
第三節(jié) 呂大鈞著述考
第四節(jié) 呂大臨著述考
第五章 重要學術(shù)著作及其貢獻
第一節(jié) 呂大防韓、杜年譜
第二節(jié) 呂大臨《詩傳》
第三節(jié) 《呂氏鄉(xiāng)約》的制訂和影響
第四節(jié) 呂大防《長安圖》及《長安圖記》
第五節(jié) 呂大臨《考古圖》
第六章 四呂的文學觀念與文學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藍田四呂詩歌考論
第二節(jié) 藍田四呂的散文創(chuàng)作
第三節(jié) 《全宋文》失收呂大臨佚文一則
第四節(jié) 四呂的文學思想
馀論 藍田呂氏家族的文化傳統(tǒng)與家學門風
附錄一:呂大臨《詩傳》輯佚
附錄二:《長安圖記》佚文
參考文獻
后記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寧;;宋呂大防《長安圖》及其地圖學分析[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2 胡波;;呂大防作品之輯佚[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年02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如冰;宋代藍田四呂及其著述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雪紅;傳播與轉(zhuǎn)型:走向生活世界的宋代社會教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胡波;呂大防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2 王寧;宋呂大防《長安圖》及后世復原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3 王軍;北宋河議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陳揚;唐太極宮與大明宮布局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朱天助;呂祖謙“易學三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1230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2123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