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管理視域下的曹魏“屯田制”芻議
[Abstract]:The system of farming originated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Under the management of Cao Cao, the system of farming was carried forward. In the history of Caowei, the cultivation of farmland has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which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strengthened the management of idle personnel, land and agricultural tools, and alleviated the tens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grain during the war period. Cao Cao's expansion of northern territory was accelerated.
【作者單位】: 保定職業(yè)技術學院;
【分類號】:K236.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林志華;曹魏在江淮的屯田[J];安徽大學學報;1982年01期
2 顏玉懷,鄒德秀;曹魏屯田經營思想及管理制度研究[J];唐都學刊;2002年02期
3 赫連玉芳;淺論曹魏屯田[J];許昌師專學報;1997年S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亮宇;;試論魏蜀吳軍糧保障的成敗得失[J];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2012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黃惠賢;試論曹魏西晉時期軍屯的兩種類型[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軍;邢臺出土曹魏時期彩繪鞍馬牛車[J];文物春秋;2001年06期
2 彭豐文;論曹魏統(tǒng)一北方邊疆地區(qū)的策略[J];北京社會科學;2002年04期
3 陳昌珠;曹魏自耕農經濟的恢復與發(fā)展[J];彭城職業(yè)大學學報;2002年05期
4 劉廣平,劉凡振;曹魏大逆不道罪的演變及婦女連坐問題[J];許昌師專學報;2002年06期
5 房曉軍;曹魏政權中央監(jiān)察機制及運作[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6 王蕊;;青徐兗籍官吏與曹魏政治[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7 李廣星;;曹魏之交通[J];滄桑;2008年05期
8 楊帆;;曹魏社會保障探析[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9 李良玉;曹魏時期譙沛集團興衰述論[J];安徽史學;1998年02期
10 李宜春;略論曹魏政治中的“浮華”問題[J];聊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馮金忠;;盧毓《冀州論》的幾個問題[A];燕趙歷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歷史文化論叢[C];2009年
2 鮑典章;;試論洛陽在絲綢之路中的重要地位[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輯)——中國古都學會2003年年會暨紀念太原建成250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陳連慶;;占田制的形成及其存續(xù)問題[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李并成;曹魏苦意經營 河西重興農墾[N];甘肅日報;2000年
2 譚延璞;史學家梁滿倉來邯講曹魏政權與邯鄲[N];邯鄲日報;2010年
3 宋亞平;晉代地方權力的膨脹[N];中國縣域經濟報;2012年
4 張廣成;曹魏設置秦州建制述疑[N];天水日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王麗丹;曹魏服飾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2 杜申申;曹魏文化政策研究[D];青島大學;2013年
3 劉廣平;曹魏婦女連坐問題初探[D];鄭州大學;2003年
4 李巖;曹魏時期郡守研究[D];魯東大學;2013年
5 張琦;曹魏御史臺考述[D];鄭州大學;2010年
6 連銳;三國時期曹魏墓葬的觀察與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7 衛(wèi)麗;魏晉北朝河南尹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1217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2121771.html